理论学习记录
学习者 | 殷诞遥 | 学习日期 | 2019.12.15 |
学习内容 | 《叶圣陶教育文集》 | ||
主要理论观点 | |||
叶老毕生不懈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国外近现代教育理论进行反思批判和继承创新,他的教育思想充满了源于实践、不断创新的生命力。他从事和关注教育工作70余年,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的巨子。他的思想博大精深,既体现了教育家的教育个性,又体现了宽广的时代教育背景和文化内涵。 他的理论:由认识自己而革新自己,由革新自己而成就自己。叶老的这种思想对我们的教育教学起着深刻的影响,对此我深有体会。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让受教育者“疑难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成为一个能“自得”的人。就是说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知识是不能灌输传递的,必须由学生领悟获得。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他的课堂上没有美妙的音乐,没有色彩迷人的画面,也没有精细周密的预设,有的只是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两三张幻灯片,仅此而已。但学生学得情趣盎然,省时高效,让听者从中悟到了语文教学的本色:该认的生字认识了,该写的字会写了;课文读懂了,该背的背熟了;词语活学活用了,道理、情感渗透了,好的习惯培养了。道不远人,于老师的简单教学里透露出对语言文字的热爱;真水无香,于老师的简单问题里全是对学生真诚的关注。我想这就是大师“上课的一种责任。” 教育不是灵光乍现的光芒,而是横跨天空的恒光。只要有教育的存在,也就有阅读大师的同行。教育越深入,越使我们认识到展开与大师对话、交流的必要。 | |||
学习心得体会 | |||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吗?”毋庸置疑,在大力提倡新课改的今天,我们可以很肯定的回答:“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我们也经常这样说,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可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吗?却真的很值得怀疑。 正如叶老先生所说:看见小孩,心里喜爱,往往说他是中国未来的主人翁。要对少年青年说些话鼓励他们,“你们是中国未来的主人翁啊!”也往往脱口而出。口头说着,心头未必想得怎样清楚,也许什么也没想,只像在十点十一点的时候遇见了人,照例说一声“你早”而已。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活动成为课堂的中心,让创新成为课堂的灵魂、让每个孩子都获得成功。”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尽量让学生独立观察,尽量让学生动口表述,尽量让学生动脑思考,尽量让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难,尽量让学生发挥创造。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学生能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做的,教师不做。把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开启知识的大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东西,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创设探究性学习的空间,营造一个良好宽松的探究氛围,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与探究学习的体验,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尊重学生个性,做学生的领路人、启蒙人,让学生真正成为探究性学习的主体 ,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许多时候,我们对一些应该严肃认真的事情只是说说而已,真正做起来,却又是另一回事了。也许我们并不缺少理念,真正缺少的倒是躬行实践。 什么时候,我们能用心地去对待我们已经说过的事情?既然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还是把它落实在每一个课堂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