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课题网站!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教学资源>>文章内容
课题研讨课记录表
发布时间:2019-11-12   点击:1   来源:原创   作者:金燕



年级、班级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

听课时间

2019.10.22


执教者

金燕

性别

教龄

7

职务、职称

中小学二级


    科目

数学

章节、课时



评 价 指 标

得分

教学

目标

符合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本要求,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多元化。(10分)

10

教学

内容

教学

策略

方法

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突出重点,难易适度,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10分)

10

围绕目标创设灵活的、有助于学生学习情境、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开放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习兴趣。(10分)

10

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指导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实效性。(10分)

10

学生认真参与学习、评价活动,积极思维,敢于表达和质疑。(10分)

9

根据教学实际选用恰当的教法,为学生的学习设计并提供合理的学习资源。(10分)

10

教学效果

学生获得的基础知识扎实,在学会学习和解决问题方面形成一些基本策略和能力(10分)

10

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相应的发展。 (8分)

7

教师

素养

正确把握学科的知识、思想和方法,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8分)

7

有较为丰富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有教改创新精神,有独特良好的教学风格。(5分)

4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设计应用适时适度,操作规范熟练。(5分)

5

语言准确、有感染力,板书工整、合理(4分)

4


                                                           总分

96


 

 

 

 

 

 

 

 

 

 

 

 

 

 

 

 

 

 

 

 

 

 

 

 

 

 

解决问题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而是要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对解题过程的分析、反思中提取策略。当学生交流了自己的解题方法后,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将不同解法中相同的策略元素“假设”提取出来:第一位学生汇报后,教师以“你觉得这位同学在解答时最关键的步骤是什么?”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始关注“1个大杯换成3个小杯”;有学生说可以画线段图,教师又引导学生关注“用这样的3小段表示大杯的容量,也就是把1个大杯换成3个小杯”;而对于方程,教师又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了“大杯的容量就是3x”上。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对比:这些同学不管用什么方法思考,“在解题时都有一个共同点,你发现了吗?”学生立刻体会到这些不同的方法都用了同样的策略——假设。这样就成功地使学生本来无意识的策略明晰化,逐步形成策略。

本节课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学生经历感知策略、体验策略、形成策略、运用策略的过程。在学生形成“假设的策略”的同时,渗透等量代换的思想,发展数学思考。

 

















记录人    金兴伟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街道朱明桥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