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我学习了青岛市市南区的区域论坛——《磨课行动,教师在行动》,本次学习拓宽了我的视野,也让我收获颇多。
首先,他们提出了一个概念——“悦动课堂”。青岛市的专家及一线教师在探究什么是高质量的课堂中提出要创造“悦动课堂”,“悦动课堂”一定要聚焦课程标准和学科核心素养,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方法注重创设情境和启发式教学,在悦动课堂上学生要做到“眼动”“耳动”“口动”“手动”“脑动”,达成悦动的课堂效果。为此,他们制定一个教学评价的指标,还研究四个转变,分别是:从关注教材到关注基于课标的教材解析,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从关注共性到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从关注课例研究到关注教法模式的提炼。
为了“悦动课堂"的最终实现,需要重塑研训职能,提升教师素养。为此,就需要打造领航者、培育先行者、改造研修方式。更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融合线上线下。为日常教学提供系统化的资源支撑,也为个性学习提供全面化的技术支撑。
其实我们追求的也是这样的课堂,一节优秀的课,我们听得最多的应该是学生的声音,老师要智慧的闭上嘴,要耐心的等待学生的答案,给他们足够的时间。但在很多时候,我似乎还是不太适应,经常要忍不住就自己把答案说出来了。这样似乎违背了“悦动课堂”的初衷,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能“忍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