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课题网站!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教学资源>>文章内容
研究课:蒋朝英老师执教公开课《解决问题的策略》
发布时间:2019-04-05   点击:1   来源:原创   作者:蒋朝英

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课题研讨课教学设计

学科    数学      年级           

2019 4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

目标

根据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学习能力,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实行了分层确定

1.基础目标面向全体学生:

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灵活确定解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主动克服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困难,获得的成功的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2.进阶目标面向学优生和中等生:

使学生通过回顾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从策略的角度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转化策略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感受“转化”策略的价值,会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回顾发现“转化”策略

  1、师:“曹冲称象”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年仅七岁的曹冲想出了什么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学生:把大象的重量转化成与它重量想等的石头。

  师:曹冲用“转化”这个策略解决了问题,真了不起, 今天咱们都来当回“小小策略家”,用“转化”这个策略解决一些有难度的问题好吗?

  (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2、师:其实我们以前学的知识中,很多地方都运用了“转化”的策略,你们能开动脑筋回忆一下吗?学优生和中等生主要负责讨论与语言的组织,还要主动帮助C层学生记忆各部分名称;C层学生,要在A、B层同学的帮助下掌握课本内容。)

  ①图形方面:

  师:我们研究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时,把平行四边形面积转化为什么图形?

  学生:把平行四边形面积转化长方形。

  师:谁知道还有什么地方运用了“转化”的策略?

  学生:三角形的面积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圆的面积转化成近似长方形的面积。

  圆柱的体积转化成似长方体的体积。

  师:这些其实就是把新知识转化成了什么?

  生:因为这样就把一个新的问题转化成了之前已经解决的旧问题。

  (板书:新知——旧知)

  ②数与计算方面

  师:在计算上有地方运用了“转化”策略吗?

  生1:异分母分数计算或大小比较时要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后再进行。

  生2: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计算……

  二、探索运用“转化”策略

  1、图形方面

  (1)出示例题

  师: 仔细观察,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你有什么好方法来比较?

  学生独立思考。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边指边说你的想法?

  生:把图形(1)上面的半圆向下平移5格, 把图形(2)左右两边的半圆分别旋转180度,这样就把两个图形转化成了同样的长方形。

  (学生说,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

  得出结论:两个图形面积相等。

  师: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其实我们又用到了什么策略?(转化)

  我们是怎样进行“转化”的?(平移•旋转)

    为什么要把原来的图形转化成长方形呢?

  学生:把求不出来的转化成好求的了,把不规则的图形转化成规则的图形了……

  (板书:复杂——简单)

  看来,解决这样的问题时,转化是一种很巧妙的策略。

  (2)师;现在你会借助“转化”的策略,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汇报交流。

  师:说说你是怎样转化阴影部分的? (分割•平移)

  (3)出示: 左图

  师:小组讨论,阴影部分的面积占几分之几?

  学生讨论后全班交流

  学生A:用十六分之九来表示。

  指出这个答案是错的,让学生讨论错在哪里。

  B:要求涂色部分面积,把它转化成用正方形面积减  去空白部分面积。

  强调:转化成正方形面积减空白部分面积。

  (教师课件演示图形转化的过程)

  (4)师:其实,不仅在求面积,在求周长的问题上,我们也曾经运用过转化策略。

   出示:练一练。(楼梯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

  师: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选一小题进行研究。

  问:这些图形的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的周长?

  生:(边回答边演示转化的过程)

  A:转化成求长方形的周长。

  B:转化成求边长1米的正方形的周长。

  C:转化成求大圆的周长。

  2、数的计算方面

  师:练习了这么多关于图形中运用“转化”策略的问题,现在这样的计算题你还能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吗?

  (1)  出示:1/2+1/4+1/8+1/16

  师:请在练习本上做做。(鼓励学生使用多种方法来解决)

  说说自己的做法并说说是怎样转化的。(学生汇报交流:转化成同分母分数•转化后逐一抵消等等方法)

  还有一种转化方法能帮助我们更简单的解决问题,你们想了解吗?

  师:先观察这些加数有什么特点?

  画一个正方形表示“1”,要求不重叠涂色,依次涂出1/2,1/4,1/8,1/16。每位学生动手画一画后,师演示,统一方法如下图:

  仔细观察想想:可以将这个算式转化成怎样的算式计算?

  生:因为将1减去空白部分的大小就是涂色部分的大小,所以算式可以转化为1-1/16进行计算。)

  追问:1和1/16分别表示什么?

  师:太棒了,这样就将求涂色部分转化成了求正方形的面积减空白部分面积。

  (2)延伸:如果再添一个加数,你会添多少,为什么?

     生:添1/32,因为要添的这个数要是前一个数的一半。

  师:在图中图出1/32。

    把它转化成怎样的算式计算呢?(1-1/32)

   小结:这里我们通过画图,换个角度,把复杂问题转化成了简单问题,很奇妙吧!

  三.拓展提升“转化”策略

  师:其实“转化”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无处不在噢!

  (1)出示:练习十四第一题 。

  出示题目,读题。

  师: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你们想一想。

  谁来说说自己的思路?(指名个别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

  引导:每场比赛都要淘汰1支球队,最后只剩下一个球队得冠军,说明要淘汰15支球队,就要举行15场比赛(板书:16-1=15(场)

  画图验证。得出:8+4+2+1=15(场)

  指明:与我们刚才的计算结果是一致的。

   师:比较一下两种方法,哪种方法更简便?为什么?

  (2) 出示:练习十四第三题 。

  让学生互相说说转化的过程。

  四、 总结“转化”策略

  师:今天我们做了一回“小小策略家”,用“转化”的策略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把新的问题转化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希望同学们能掌握“转化”这种策略.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收获更多的成功和喜悦!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新知————旧知

复杂————简单

 

 

 

课题研讨课记录表


年级、班级

六(6)

听课时间

2019.4


执教者

蒋朝英

性别

教龄

25

职务、职称

中学高级教师


    科目

数学

章节、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


   

得分

教学

目标

符合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本要求,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多元化。(10分)

10

教学

内容

教学

策略

方法

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突出重点,难易适度,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10分)

10

围绕目标创设灵活的、有助于学生学习情境、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开放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习兴趣。(10分)

9

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指导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实效性。(10分)

9

学生认真参与学习、评价活动,积极思维,敢于表达和质疑。(10分)

9

根据教学实际选用恰当的教法,为学生的学习设计并提供合理的学习资源。(10分)

9

教学效果

学生获得的基础知识扎实,在学会学习和解决问题方面形成一些基本策略和能力(10分)

10

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相应的发展。 (8分)

8

教师

素养

正确把握学科的知识、思想和方法,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8分)

8

有较为丰富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有教改创新精神,有独特良好的教学风格。(5分)

5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设计应用适时适度,操作规范熟练。(5分)

5

语言准确、有感染力,板书工整、合理(4分)

4


                                                         总分

96


 

 

 

 

 

 

 

 

 

 

 

 

 

 

 

 

 

 

 

 

 

 

 

 

 

金燕:关注知识生成的方法的探究及能力形成的培养。本节课教师始终注意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想一想、自己说一说,给足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在探索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合作精神,体现了过程的活动化。同时,蒋老师将学生分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任务,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那学生的学习也都是主动的,快乐的,学习效果也非常不错。

朱振兴:本课较好地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的教学思想。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不同层次地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凸现了内容的情趣化和生活化;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刘佳: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语言极具感染力。这节课教师精心进行了教学设计,整体教学结构合理,设计巧妙,把握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主线”,通过让学生观察、发现、整理信息,使学生能合理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来探究新知,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多次提问“你有什么办法”“你是怎样想的”,促进了学生的思维的发展能力的培养。板书明了清晰,整理信息时注意方法、策略的疏导。


记录人     蒋朝英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街道朱明桥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