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课题网站!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教学资源>>文章内容
研究课:徐敏老师执教公开课《圆柱的表面积》
发布时间:2020-05-13   点击:1   来源:原创   作者:蒋朝英

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课题研讨课教学设计

学科    数学      年级           

2020年  5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11~12页例2、例3

教学

目标

根据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学习能力,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实行了分层确定:

1、基础目标面向全体学生:

理解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计算表面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进阶目标面向学优生和中等生:

学生经历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公式的发现过程,体验利用旧知识迁移学习的方法。感悟数学知识的能力,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教学重点

与难点

 理解求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圆柱体教具、多媒体课件、圆柱形纸筒、线,剪刀,直尺。

教学过程:

 

一、数学故事,引入新课

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圆柱兄弟”俩每人做了身新衣服,圆柱哥哥趾高气昂的说:“我个子高,我做衣服用的布料多!”圆柱弟弟不服气地说“我比你长得胖,我做衣服用的布料多!”兄弟俩争执不下。同学们,你们认为谁说得有道理?(看来大家已经有初步的想法了,会思考在学习数学中很重要!)

师:那么,想要准确的比较谁的衣服用的布料多,我们要怎么办?

(引导学生明确学习内容)生:求出圆柱的表面积。

师:今天我们探索学习圆柱表面积的知识!(板书课题:圆柱的表面积)

师:请同学们想想以前我们学习过哪些立体图形的表面积?(长方体,正方体)

师: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指什么?(6个面的面积的和。评价:看来你们对已学过的知识记忆犹新!)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圆柱表面积的意义。

师:那么,圆柱的表面积是指什么?你能边指边描述吗?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圆柱的表面积呢?(师给予学生及时评价,鼓励学生思考并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得出结论: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积(板书)(同桌互说两遍对概念加深记忆)

师:根据这个关系,要求圆柱的表面积先要分别求出什么?(侧面积和2个底面积)(看来大家已经学会分析问题了!)

2、合作探索求圆柱的底面积的方法。

(1)引导观察圆柱的底面特征,梳理思路。

师:同桌2人一组观察圆柱体学具,说说圆柱的底面特征。

(生汇报:形状——圆,大小——完全相同,数量——2个。)

师:圆柱的底面积你们会求吗?怎样计算底面积?

(板书:S底=πr2)

问:π指什么?(圆周率,是固定值)r指什么?(圆柱的底面半径)

(2)接下来同学们根据已学的知识,探索求出圆柱形学具的底面积的方法。

只要测出底面半径r/底面直径d/底面周长C都可以求出圆柱的底面积。重要的是:圆柱有两个底面,所以还要算2 S底。

师:同学们能够在新学知识中找到已学的部分,并且自主探索解决问题非常可贵!值得称赞!

3、合作探索求出圆柱的侧面积的方法。

(1)接下来,继续发挥合作探索精神,求出手中圆柱的侧面积。(首先明确操作要求,生齐读。)

(2)小组探索结果反馈

师问:(你们是怎样想的?测量了什么数据?计算过程是什么?)

反馈预设:

①将圆柱的侧面卡纸剪开,出现了一个长方形/正方形,量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长和宽,算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侧面积。

②将圆柱的侧面卡纸剪开,出现了一个平行四边形,量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侧面积。

师:大家的方法不同,找一找有什么共同点?(要找到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用底面周长×高 算出侧面积。)

(课件动画演示学生叙述)

圆柱的侧面展开会出现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以长方形为例,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柱的高。

师:为什么都要找到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引导学生分析圆柱侧面展开的形状)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 长× 宽,

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板书)

(师评价:逻辑思维非常严密,并且语言组织有序,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3)那利用你们测量的数据,怎样计算呢?

①用绳绕法线测量出圆柱的底面周长C=20cm,再用直尺测出圆柱的高h=10cm ,接着用底面周长C×高h=200(cm2)

②用直尺直接测量出底面直径d≈6cm和圆柱的高h=10cm,算出底面周长C=18.84cm。接着用底面周长C×高h=188.4(cm2)

师:圆柱的侧面积公式用字母如何表示?(S侧=C h)

那么,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只有在已知底面周长C和高h是才能计算吗?

(已知底面半径r根据C=2πr可以表示S侧=2πr h

已知底面直径d根据C=πd可以表示S侧=πd h )

小结:求圆柱侧面积要已知圆柱的高h和底面半径r/底面直径d/底面周长C。

4、推导圆柱表面积的公式

(1) 师:大家已经分别算出了圆柱的底面积和侧面积。怎样求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积

S表 =S侧 + 2S底

(2)(课件展示展开图 书例3)要注意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是圆柱的高。

(3)小结:求圆柱表面积的步骤。

5、解决实际问题。

(1)求圆柱的表面积

①回顾引课的小故事,想要准确比较出谁表面积大,缺少什么?给出数据,学生分组进行计算,并订正。

②通过计算比较出圆柱弟弟的表面积大,那么就是说“圆柱长得胖”表面积就大?(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得出圆柱表面积大小由哪些条件决定)

(2)例题

①题目

②组织学生读题,找出条件,说说实际是求什么问题。

③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④反馈订正。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圆柱的表面积概念是什么?

圆柱的表面积怎样计算?需要知道哪些数据?解决生活问题要注意什么?

① 正确解决实际生活中圆柱形物体求表面积的问题。

② 明白在计算表面积时先统一单位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 圆 柱 侧 面 积 + 两 个 底 面 积

 

 S=底面周长×高=C h     S=πr2

 

S=S+ 2S

 

课题研讨课记录表


年级、班级

六(3)

听课时间

2020.5.13


执教者

徐敏

性别

教龄

2

职务、职称

中小学二级


    科目

数学

章节、课时

《圆柱的表面积》


   

得分

教学

目标

符合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本要求,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多元化。(10分)

10

教学

内容

教学

策略

方法

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突出重点,难易适度,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10分)

10

围绕目标创设灵活的、有助于学生学习情境、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开放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习兴趣。(10分)

10

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指导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实效性。(10分)

9

学生认真参与学习、评价活动,积极思维,敢于表达和质疑。(10分)

9

根据教学实际选用恰当的教法,为学生的学习设计并提供合理的学习资源。(10分)

9

教学效果

学生获得的基础知识扎实,在学会学习和解决问题方面形成一些基本策略和能力(10分)

10

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相应的发展。 (8分)

8

教师

素养

正确把握学科的知识、思想和方法,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8分)

8

有较为丰富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有教改创新精神,有独特良好的教学风格。(5分)

5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设计应用适时适度,操作规范熟练。(5分)

5

语言准确、有感染力,板书工整、合理(4分)

4


                                                         总分

97


 

 

 

 

 

 

 

 

 

 

 

 

 

 

 

 

 

 

 

 

 

 

 

 

 

 

朱振兴:圆柱的表面积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表面积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从直线图形到曲线图形的过程中,不仅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更丰富了学生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

金兴伟:图形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的知识,只有结合生活,联系生活,让学生亲眼去看一看,亲手去做一做,亲自去想一想,才能使之成为具体的、可接受的知识。

刘佳:徐敏老师极其注重数学知识生活化。一方面,注重从生活现象中提取数学知识,引入数学学习;另一方面,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知识后,及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可以说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记录人       蒋朝英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街道朱明桥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