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程,让学习真正发生
——《用字母表示数》有感
南夏墅中心小学 杨倩
数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符号+逻辑”。而符号化思想是数学信息的载体,能大大简化运算火推理过程,加快思维速度,提高学习效率。《有字母表示数》这节课是代数学学习的开端,也是小学生第一次真正接触符号化思想。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让学习真正发生,才能让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用数学符号来表示,并让学生感受和理解每个数学符号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实际意义。
一、亲历过程,感悟抽象
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并理解其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学生来说,从用数表示到用字母表示是一种认识上的飞跃,在理解上难免会出现不适感。章老师在教学时运用一个常见的加速游戏的设计,让学生感受加速前和加速后的速度关系,随后再让学生“简洁的表示出任何一次加速前和加速后的速度。让大家明白加速器前、后速度的关系。”利用学生的课程生成资源(数字、文字和字母),让学生自己来辩一辩,在辩中感受和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好处(简洁)。继而揭示三种表示方法(a,a;x,y;a,a+20)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究竟哪种表示方法更加合理呢?整个过程,章老师都是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讨论和争辩中,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含义。
二、巧设问题,层层递进
在小学课堂上,提问技巧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教师在合适的时机提出合适的问题,不仅能提升学生们对于学习的兴趣,更能把握一节课学生的思维走向,让数学课堂在活跃的气氛中提升效率。本节课,在学生完成了例题后的练习时,章老师相机提问:“用字母、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有什么好处?”“是不是以后我们都用字母表示不用数字?”“4n还可以表示什么?”“为什么这些都可以用4n表示?”等问题,让学生进行学后反思,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好处以及使用范围。掌握合适的提问时机,引导对生认真对问题进行思考,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掌握知识的理解。
三、经历练习,感受实质
一堂课中,课堂练习时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到好处的习题不仅能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能够启发思维。本堂课中,章老师设计了一系列贴近生活并具有相同结构的具体问题,层层递进,帮助学生在不同数学情境下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含义,抽象概括出相应的数学模型,并在此感受代数的普适性,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实质,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章老师的课,基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创设了多种不同的现实情境,通过让学生自我思辨,理解知识的内涵本质,让学习真正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