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 -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资源共享>>教学设计>>文章内容
《学弈》教学设计许冰倩
发布时间:2021-04-07   点击:1   来源:原创   作者:许冰倩

《学弈》教学设计

一、图文导入,回顾学法

1.同学们,总有一些作品,我们一读过,就难以忘记,或文字、或图片、或人物形象,深深的印在我们的脑海中。(出示图片 瞧,看到它,你就会想起读过的故事?《伯牙鼓琴》。再来看它,出自于?《书戴嵩画牛》。它们,短小精悍,内容丰富,无一不给我们心灵的震撼。

来,说说看,两则文言小故事,给了你怎样的体会呢?伯牙鼓琴》:这真是“高山流水觅知音”啊。那《书戴嵩画牛呢,这让我们知道了深刻的道理。瞧,这就是文言小故事的魅力,它们虽然文字不多,但是历经百年,依然深深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2.昨天大家已经预习了第十四课《文言文二则》,里面有两则文言小故事,分别是——《学弈》和《两小儿辩日》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第一则文言小故事《学奕》。(板书课题)让我们打开课本。谁来说说“学弈”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借助注释的确是一个好方法。(板书:借助注释)还有其他方法吗?看看书本上还有什么信息提示了我们。你给我们提供了另一个好方法,借助插图(板书:借助插图)

师小结:看来注释插图这些课本上出现的内容都能帮助我们学习文言文

3.理解了题目,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二、借助方法,初读感知

1.谁在教,谁在学,学得怎么样?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这篇文言小故事。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开始吧。

读准

2.大家会读了吗?这两个句子谁来挑战。

/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其智/弗若与?我们不难发现,这两句中有一个多音字,你是怎么读准这个多音字的?看来,你是借助注释,根据意思来确定多音字的读音的,这就叫据意定音。(板书)带着这样的理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我们继续来看,谁能根据多音字据意定音原则来说一说这两句中的多音字怎么读。/其智/弗若与?惟弈秋之为听。

第一个为:第二个有点难度,我们先来理解第一个)看来你已经掌握了据意定音的方法。

第二个为有点难度,老师告诉大家,这个多音字在这里读为。这句话是古文中很常见的宾语前置的句式,而为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意思。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好这个含有多音字的句子。

读通

4.接下来,老师要增加难度了,谁能来读好这句话?/援弓缴/而射之

你再来读读这半句。哎,你为什么把援弓缴这三个字连在一起读?是啊,借助注释我们知道,援弓缴的意思是拉弓和带有丝绳的箭,也就是拉弓搭箭,这是一个连贯的动作,读的时候可不能把它们分开。像这样根据意思来确定句子的停顿的,这就叫“据意断句”。(板书)这种方法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读通句子。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

5.难读的句子相信大家已经会读了,那谁能来挑战一下读全文吗。读的真不错。瞧,老师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了最原始的文言文,你能发现和书上的有什么不同吗?(没有标点,竖着,从右往左)读好它可不容易,自己先试试看。谁来挑战!真是了不起。其他同学会读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三、情境创设,再读悟理

同学们,我们刚刚读准了字音,读通了句子,现在我们来解决刚刚提出的问题。是谁在教下棋?

1.介绍师傅

出示: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之)请你来读一读介绍师傅的句子同学们,竖起耳朵来听了吗,他刚刚在读的时候没有一个字一个字来读而是把“之”字读得特别短。哎,说说看,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呀?哦,原来,“之”在这里的意思是“的”只要读半拍,所以读的又轻又快我们像他一样一起来读一读。听,这么一读,节奏感就更强了。

弈秋老师还要问问大家,这位师傅叫什么名字呀?那怎么称呼他为弈秋呢?哦,原来弈不是姓,而是他特有的本领。这种构词方式我们之前也学过一些你能来说一说吗?(快手刘:变戏法特别厉害的刘师傅)刷子李泥人张。老师还想考考你们,庖是厨师的意思,丁是他的名,那么庖丁的意思就是?一位名叫丁的厨师。看来大家已经学会了举一反三。

(通国)同学们,你们都说弈秋师傅下棋厉害,那这位师傅的本领究竟有多高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学棋过程:

下棋本领如此之高的师傅,在教谁下棋呢?现在老师想邀请一位男生,一位女生,和老师一起来读读他们的学棋过程。你读第一位学生,你读第二位学生。其他同学竖起耳朵来听。

哎,我要问问了,刚才你读的时候怎么读到这就停了?哦,你是关注到了这里的分号。那你怎么一下子就接上去知道要你读了?哦,原来你关注到了这里的“其一人”和“一人”。大家看,一个人关注了标点,一个人关注了主语,这样我们配合着一下子就读出了他们的学棋过程。

好,接下来请全班的男生你们就做“其一人”,女生们你们就做“一人”,我们配合着一起来读读学棋的过程。注意力要集中哦。

我想采访一下其一人我们的男生,是怎么跟师傅学下棋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老师觉得除了专心致志以外还有一个字最明显,你能找到吗)所以,这里的”的意思是?只。那这里的“弈秋”呢?我们可以借助?注释。弈秋的教诲。所以”的意思是?教诲。哎,同学们,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句话在翻译的时候语序发生了变化,谁来说说看(弈秋之放在了后面来翻译)同学们还记得吗?这就是老师刚刚说的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为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意思。我们翻译的时候要把宾语弈秋之放到听的后面翻译。所以这句话应该翻译成?只听弈秋的教诲

个人的学棋态度让你想到了哪些四字词语?出示:专心致志板书)、一心一意、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同学们的积累真丰富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下面我采访一下“一人”,我们的女生——你们是怎么跟师傅学习的呀?哦,虽然在听心里面却想着大雁呢,想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所以,这里的“之”就是指?大雁。用文中的词语就是?鸿鹄。看来,借助语境(板书)也能帮助我们学习文言文。这句话中还有一个“之”,你能借助语境的方法说说它的意思吗?看来你掌握了这个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

个人的学棋态度让你想到了哪些四字词语?——三心二意(板书)、心不在焉、不思进取……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图文结合,再现情境

两人的学棋过程大家都了解了,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吧。

读着读着,我们的眼前一定出现了这样的画面下面就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张图片,找一找,想一想,哪一个是专心致志之人,哪一个是三心二意之人?说说理由。老师提示你们,你们可以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关注到细节。自己先说说看。

你说,你能用几句话形容一下这个人吗?你观察的真细致。(瞧,这个人拖着下巴,紧盯棋盘,眉头紧锁)这样的动作神态可以看出,他是那个专心致志之人。那另一个呢,谁来说说看。是呀,(瞧,这个人虽举着棋子,却仰着头,望向天空,可能是想把大雁给?射下来。)所以我们可以判断,这个人是三心二意之人。

大家说得这么好,肯定也能演好,谁来试试。那老师就请你来演那个三心二意之人,你就演那个专心致志之人。其他同学都是弈秋师傅。

有两位学生跟着弈秋师傅学下棋。春天,一道闪电划过天际,春雷滚滚而来;夏天,天气闷热,蚊虫肆虐;秋天,大雁南飞;冬天,北风呼啸。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勇气可嘉。

4.学棋结果:

就这样,日复一日,复一,寒来暑往他们俩最后学得怎么样呢,我来采访一下他们的师傅——弈秋那你能四字词语来说一说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           一人:           

学有所          学无所获

是呀,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最终学有所一人三心二意,最终学无所获(板书)。

正如文中所说“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里又出现了两个“之”,你能借助语境来说说他的意思吗?

学到这,我们会发现,”在文言文中很常见。在这篇文言文中一共出现了6个“之”,主要有两种用法。比如“通国之善弈者也”这句话中的之,表示的,是助词;另外5个“之”指代不同的事物,是代词。除此以外,老师再给大家补充一种用法,看这是我们学过的古诗《送》,这里之的意思是?到……去,是动词。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文中6个“之”字的意思和用法,相信在这样的基础上你一定能把这个故事讲好,自己试试看。谁来试试?

故事的内容我们已经清楚了,可同样是学弈,同样的老师在教,结果却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来看看作者的观点。(翻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瞧,自己问自己回答,这是一句设问句。既然不是智力的问题,那与什么有关呢?学习的态度不一样。看来,你们已经把这个文言小故事读透了。那作者怎么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这个原因?而是问和智力有关吗?是啊,这样写更能引起读者的思考,让我们自己去体会专心致志的重要性。

总结:同学们,老师知道,作为六年级学生,学习压力大,学习任务重。但老师相信,如果你们能专心致志地上好每堂课,做好每次作业,那么也必将学有所成。正如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所说,读。美国文坛巨子马克吐温这样说,中国现代工艺美术大师刘一鸣这样说。

现在,就让我们捧起书,配上音乐,再来读一读这个故事,把自己的感悟都融进去。

五、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学弈》,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你最想把这个故事分享给班级里或生活中的谁呢?为什么?老师相信你今天学完这篇文言文肯定会有所改变的。(老师希望大家能把这个故事分享给更多的人听)

2.那我们在讲故事时能否只讲最后的道理,而前面的故事就不要讲了?小结:是啊,只有加上生动的事例,我们的观点才会更加有说服力。这就叫借事说理。   

3.那能否就讲其一人或一人的事例呢?是呀,用上对比的手法,才能使两人的形象更鲜明,这个道理才能更深刻

其实在《孟子》书中,还有许多这样借事说理的文章,如《五十步笑百步》等等。所以今天的第一个作业,请大家课后去读一读这些小故事,第二个作业。

 

板书:                   借助语境

学弈             借助注释

专心致志   学有所成      借助插图

      对比               据意定音

三心二意   学无所获      据意断句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街道朱明桥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