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 -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资源共享>>教学设计>>文章内容
《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教学设计-郭珮瑜(2021.4)
发布时间:2021-04-13   点击:1   来源:原创   作者:郭珮瑜

17*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在作者的想象中未来的上学方式和今天的不同。

2.能大胆想象未来的学习生活还有可能是什么样的。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在作者的想象中未来的上学方式和今天的不同。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解读文题,初步了解内容

1.出示课题,读题质疑。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17*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读课文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他们”是谁?“那时候”是什么时候?这是谁的想法?(使用放大镜功能)

2.组织交流:“他们那时候”指的恰恰是我们生活的现代;“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是未来人物玛琪的想法。

3.过渡:我们了解一下科幻小说,和作者资料。

1)教师讲解:这个故事发生在“2155年5月17日”,这是一篇科幻小说。它是小说类别之一,通常将“科学”“幻想”和“小说”视为其三要素,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常见的科幻小说往往是立足于现实想象未来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篇课文与你之前读过的科幻故事有什么不同?

预设:一般的科幻小说往往是立足于现实想象未来。这篇科幻故事却是发生在一百年以后的2155年,想象我们现在发生的事情。

教师小结:对了,这篇科幻小说的作者反其道而为,立足于未来,回忆我们生活的现代的教育故事,可谓别出心裁!

2)作者简介:作者艾萨克·阿西莫夫(1920-1992),可是享誉全球的美国科普巨匠和科幻小说大师。1948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58年起成为专业作家。他知识极其渊博,一生出版了近五百部著作,内容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等许多领域,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科普作家”和“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教育家”。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回顾之前我们学过的阅读策略,想一想:怎样提高默读的速度?

2.学生交流。

预设1:不要把全部注意力放在个别字词的认读上,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结合上下文认读或理解,应侧重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预设2:不要指读,尽量不回视,多扫视。

预设3:适当圈点勾画重点词语和句子,保证阅读效果。

3.快速默读,说说课文大意。

这篇科幻小说讲的2155年5月17日,托米在阁楼上发现了一本旧书,玛琪和托米围绕这本书展开对话,表现了文中所想象出来的上学方式与现实之间的差异。

4.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吧。

预设:有可能是对文中人物的感悟,有可能是对未来与现代的学习方式差异的感悟,还有可能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提炼默读的方法,运用已有阅读策略默读课文,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既符合学生的阅读规律,又为后面进一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尊重并鼓励学生的多元初读感悟,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多角度理解文本内容。

三、出示中心议题,学习交流

1.出示中心议题,启发思考,自主勾画。

2.小组合作交流,说一说你勾画的未来的上学方式和今天的不同之处,想一想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进行的对比?

3.集体讨论,同学和教师相机补充相关内容。

预设1:未来的书和现在的书不一样。玛琪称现在的书是“真正的书”,现在的书是纸质的书,读到是字全都静止不动;未来的书是电子书,文字是在荧光屏上看到,顺序移动。

教师启发: “真正的书”是指什么样的书?

预设:一本我们司空见惯的现在的纸质书被玛琪称为“真正的书”。

教师小结: “真正的书”,我们看来真是个奇怪的措辞!这本我们司空见惯的书令女孩感到格外稀奇。可见这篇科幻小说的视角十分独特。它不像一般的科幻小说那样立足现在,展望未来,而是以未来人的视角回顾现在,对现在的学习生活进行“考古”。和它相对的是什么样的书?玛琪用的书和它有何不同?我们对比一下书的形态吧。

预设:现在的书,是纸质书,读到的文字全都静止不动,读到后面,再翻回来看前面的一页时,刚刚读过的那些字仍然停留在原地。未来的书,是电子书,文字在荧光屏上显示,顺序移动。(教师板书:书本形态不同 

预设2:未来的老师是机器老师,在家里教学,内容可以调整,好适合他所教的每个学生的智力,对每个孩子的教法都不同,能够因材施教;现在的老师是真人,学生们在学校上课,年龄一样的所有的学生都学一样的功课。

教师小结:我们看到未来老师的形象和现在不同,教学的地点和授课形式也大不一样。(教师板书:老师形象不同   授课形式不同

预设3:未来在家里上课,现在我们在学校上课。

(教师板书:学习地点不同

4.引导启发:那么玛琪更喜欢哪种上学方式呢?请你勾画出表现玛琪心理感受的语句,说一说你的理解。

互动交流:

预设1:玛琪喜欢现在的上学方式。当托米说到书里写的是学校时,玛琪脸上露出鄙夷不屑的神情,而且说她一向讨厌学校。可以看出玛琪不喜欢未来的学校,甚至还憎恶它。

教师追问:能说说你对“鄙夷不屑”和“一向”的理解吗?

预设:“鄙夷不屑”是看不起,不值得一看的意思;“一向”是一直以来,从来的意思。可以理解为玛琪对未来学校的讨厌、不屑有很长一段时间了。

预设2:玛琪喜欢现在的上学方式。当她了解了现在的一些上学方式时,还想知道那些有趣的学校是怎么回事,她称现在的学校是“有趣的”,可以看出她对现在的学校充满了好奇和兴趣。对比她对未来学校的“鄙夷不屑、一向讨厌、憎恶”,知道她喜欢现在的上学方式。

预设3:玛琪喜欢现在的上学方式。文章最后写玛琪的心理活动,她想象现在的孩子“非常热爱他们的学校”,感叹“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可以看出她喜欢现在的上学方式。

教师小结:同学们从不同角度对比了现在学校和未来学校的不同,从字里行间读出了玛琪更喜欢现在的上学方式。大家集思广益,见仁见智,非常棒!

5.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交流,自主设计表格,从几个方面对比作者想象中未来教育方式和现在教育方式直接的不同。(温馨提示:还可以加上作者的心理感受一项。)

6.指名台上展示,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自读勾画的基础上,对批画的内容进行整合梳理,发现作者的想象表现在书本形态,老师形象,授课形式,学习氛围等多个方面,从而对未来的上学方式有一个全面整体的认识。

四、立足现实,大胆想象

1.启发引导:玛琪为什么不喜欢甚至憎恶未来的教育?这些方面在未来都能够改善,变成她喜欢的方式吗?请同学们大胆展开想象。可以用图画加文字的形式呈现。

预设1:玛琪讨厌机器老师一次又一次的给她做测试,她一次比一次答得糟。未来的机器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或爱好自主选择答题内容进行测试;还可以有提示功能,或者连线同伴合作答题。

预设2:玛琪不喜欢机器老师的死板,未来机器教师的角色定位可以是多重角色,亦师亦友。

预设3;玛琪喜欢好多同龄人一起学习,游戏,未来的学校还可以设定为现在的样子,按不同课程划分学习区域,学生自主选择课程。

2.鼓励学生超越文本展开想象。

我们来看一下《海底两万里》中的科学预见吧!这是“鹦鹉螺号”潜水艇和现代的潜水艇,他们有异曲同工之妙。

《海底两万里》中描述了探照灯,我们来看最简易的探照灯和现代的霓虹灯在音乐喷泉中的应用,绚丽得如梦如幻。

海底隧道也成为现实这是我国第一条海底隧道厦门翔安海底隧道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憧憬一下未来的学习生活还有可能是什么样的?

预设1:未来的汽车材料更柔软且具有弹性,即使轻微碰撞也不会破损,还具有短时飞行、潜水功能,如遇突发事件,可以迅速做出反应。

预设2:未来的房子可拆装,随时可以搬家,便于人们到处旅行,而且房内四季恒温、恒湿。
    预设3:未来的饮用水更健康,便捷式净水系统随身可带。

预设4:未来的考试鼓励团队作战,答案更开放。

(设计意图:围绕“未来的学习生活还可能是什么样的”这一问题,先引导学生立足课本,让想象有据可依,打开想象的大门;再鼓励学生天马行空的大胆想象,也许好多新奇的预见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实现。

五、课后作业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让我们带着无限的憧憬想象未来的学习生活,你可以写成文字,也可以绘制图画,相信未来一定更加美好!

六、板书设计

17*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书本形态不同

老师形象不同    

学习地点不同   

授课形式不同

学习氛围不同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街道朱明桥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