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成员外出培训、听课汇报表
姓名 | 杨倩 | 时间 | 2019.4.2 | 地点 | 新桥实验小学 |
内容 | 找规律 | ||||
学习过程 | 一、揭示课题 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 1、出示问题: 提问:你想拿哪两张天文台参观券呢? 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10张参观券上标注1~10,参观券淡化,闪烁出示方框,用红框框住1、2。 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 学生思考、探索后汇报。引导学生体会:有序思考。 完成板书: 拿券/张 拿法/种 2 9 3、出示问题:如果要拿3张连号的券,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 学生思考,汇报时交流。 课件演示红框向右平移,每移动一次,红框内对应的第一个数闪烁。 引导发现:框在最左边,是第一种拿法,以1打头;平移方框,2、3、4,第2种拿法,以2打头;3、4、5,第3种拿法,以3打头;继续平移……8、9、10,以8打头,有8种拿法。即:以几打头,就有几种拿法。红框每平移一次,拿法也就与打头的数——对应。 4、出示问题:如果拿4张连号的参观券呢?探讨:有没有简捷的方法,找到有几种拿法呢? 预设:方法1——将红方框从框1、2、3、4直接平移至框7、8、9、10。打头数是7,一共有7种拿法。方法2:列式计算。 5、出示问题:如果拿5张、6张券,分别有几种拿法? 学生互相交流拿法有几种,各是怎样想的。教师完成板书: 拿券/张 拿法/种 2 9 3 8 4 7 5 6 6 5 观察板书,交流:解决了这一系列问题,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6、改编问题:将“10张天文台参观券”改为“15张天文台参观券”。学生思考,解答。体会:题目在变,规律不变! 三、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 1、花边覆盖问题 2、旅游日期问题 3、“购物街”问题 | ||||
学习反思 | “猜价格”游戏是把学生的热情、思维、能力“捧”到了极限,而最后一个习题,颇有新意,虽然时间关系,贲老师没有和学生探讨,但看到的学生肯定早想跃跃欲试,把思考的带到课外,从习题形式看,感觉到贲老师不仅要解决这个封闭形状的规律问题,似乎有意引起学生有关“植树问题”的回忆,思维的触角伸的很远很深。贲老师的课告诉我们:理念只有在行为的反思中才可能获得鲜活的生命。 贲老师不断给学生留足思维的空间,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利用有限去想象无限,与上面具体可感的直观形象进行比较,利用学生建立起来的表象再次感受一一对应,这不能不说是贲老师精心预设之处。除此以外,课堂中的提问,对学生的鼓励语言,也是非常的简练,很有启发性。诸如“只要我们不断思考,就会有新的发现”等等这些话语让学生逐步去思考,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贲老师的板书非常的简洁,字迹工整清楚,设计的科学合理,让学生一目了然,对学生理解重难点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