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课题网站!
栏目列表
理论学习——《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
发布时间:2019-09-04   点击:1   来源:原创   作者:唐明丽

学习者

唐明丽

学习日期

2019.09.04

学习内容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

主要理论观点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引”播散阅读的种子。

信息时代为孩子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利用这个便利的条件,让孩子回家查阅数学故事、了解数学名人故事和生活中的数学趣事,利用三分钟汇报或交流,让孩子们在倾听中学会思考、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在交流中碰撞出一种火花,产生一种求知的欲望。

2、“趣”浇灌阅读之苗。

数学阅读首先要认真细致,它必须咬文嚼字,仔细推敲每个字、每个符号,从而达到理解透彻的目的。更能提高孩子们数学分析、推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思”绽放阅读之花,

根据调查访问,多数学生不知道数学课外阅读怎么读,课外阅读意识淡薄,在数学课外阅读中能边思考边动手操作折折画画,边阅读边尝试练习的只占很少数,学生数学课外阅读习惯的欠缺,绝大多数学生数学课外阅读是不带思考性。那么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抓住机会,创造意境让孩子在阅读的花海中绽放。

4、“读练结合”收获阅读之果

我们知道,动手操作是促进理解、减少数学学习困难的有效手段。而解题练习又是巩固数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重要途径。与其它学科相比,数学学习尤其离不开操作、练习。在阅读学习中,倡导读做结合、读练结合,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把已初步理解的一些知识,运用到新的知识情境中去,经常进行这样读练结合的教学,潜移默化中,学生便逐步养成了读练结合的良好阅读习惯,它不仅可以消除数学“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枯燥封闭状态,还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是学生一生都受用无穷的财富。

二、掌握方法,养成阅读的习惯

由于数学知识的枯燥和乏味很少有学生会把读数学书当作一件快乐的事,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激发学生阅读的动机和兴趣,指导学生掌握数学阅读的方法,循序渐进,使学生从愿读转变到会读,最后上升为乐读。 

其实,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方法很多,涉及的领域也非常的广,因此我们必须有长远的眼光,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让阅读真正地走进数学课堂中来。

 

学习心得体会

提起阅读,人们常常片面地认为阅读只与语文有关,与数学学习关系不大,很少想到数学也是一种语言,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也需要阅读。数学阅读,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包含语言符号(文字、数学符号、术语、公式、图表等)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各种心理活动因素。同时,它也是一个不断假设、证明、想象、推理的积极的认知过程。长期以来,较多地阅读数学经典,才能感悟数学的独特魅力。

然而,反思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学生数学阅读情况不容乐观。学生往往缺乏阅读数学书籍的能力和习惯,觉得自己只要听懂课,会解题就行了。学生学习数学时,仅仅注意算式的演算步骤,而忽略了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和对数学文化的感受。新课程下的数学配上了情境图和生动的语言,我们要利用这些生动的材料,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上来,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所在,从而生成对数学本身的兴趣。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街道朱明桥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