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逐渐对数学阅读做了初步的尝试,虽然时间很短,但从自身角度我对数学阅读有了较深的认识,觉得数学并非枯燥 乏味,而是有血有肉的,它的魅力不亚于语文。
那么针对数学阅读我从这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引”播散阅读的种子。
信息时代为孩子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利用这个便利的条件,让孩子回家查阅数学故事、了解数学名人故事和生活中的数学趣事,利用三分钟汇报或交流,让孩子们在倾听中学会思考、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在交流中碰撞出一种火花,产生一种求知的欲望。
2、“趣”浇灌阅读之苗。
数学阅读首先要认真细致,它必须咬文嚼字,仔细推敲每个字、每个符号,从而达到理解透彻的目的。更能提高孩子们数学分析、推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教什么是平行线这个概念时,首先让孩子在一张纸上,随意地画出两天直线,然后通过展示台把孩子的成果分成几类,让孩子们观察、分析、讨论,最后概括出两种情形:一是相交,二是平行。最后得出平行线的定义。在一张纸上表示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画线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观察培养了孩子的思维想象能力,讨论、总结培养了孩子的推理、判断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恰恰就是我们倡导的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其实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会发现好多孩子的出现马虎的现象,错的题不用老师讲解自己就能改正过来,这就说明孩子在阅读时不够认真仔细。是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
3、“思”绽放阅读之花,
根据调查访问,多数学生不知道数学课外阅读怎么读,课外阅读意识淡薄,在数学课外阅读中能边思考边动手操作折折画画,边阅读边尝试练习的只占很少数,学生数学课外阅读习惯的欠缺,绝大多数学生数学课外阅读是不带思考性。那么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抓住机会,创造意境让孩子在阅读的花海中绽放。
举个事例,我们四年级的数学现在正在讲角的度量,我给同学们留一个课外作业:用一张圆形的纸,你可以折出多少度的角?一般的同学通过对折的方法可以折出 180度、90度 45度 135度。可是真有几个同学能把180度平均分成几等分的方法折出了 60度、120度 、30度 、20度 等等,其实这个作业是在让孩子们边思考边操作、折折、画画、 算算中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注重培养了孩子在操作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培养,这也是一种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4、“读练结合”收获阅读之果
我们知道,动手操作是促进理解、减少数学学习困难的有效手段。而解题练习又是巩固数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重要途径。与其它学科相比,数学学习尤其离不开操作、练习。在阅读学习中,倡导读做结合、读练结合,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把已初步理解的一些知识,运用到新的知识情境中去,经常进行这样读练结合的教学,潜移默化中,学生便逐步养成了读练结合的良好阅读习惯,它不仅可以消除数学“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枯燥封闭状态,还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是学生一生都受用无穷的财富。
二、掌握方法,养成阅读的习惯
由于数学知识的枯燥和乏味很少有学生会把读数学书当作一件快乐的事,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激发学生阅读的动机和兴趣,指导学生掌握数学阅读的方法,循序渐进,使学生从愿读转变到会读,最后上升为乐读。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习惯,从而使学生学会阅读.教师在阅读指导时,应该站在较高的视点上为学生播下一种阅读的思想,并敦促他们形成优良的阅读习惯,唯其如此,才可能收到理想的阅读效果.在课堂教学中,经常看见有学生双手抱臂读数学的情景,这是非常滑稽甚至忌讳的数学阅读习惯.要培养学生随时提笔在手,准备圈点勾画:关键概念、关键字词、关键语句、关键图形、关键数据…指学生要善于对数学活动进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