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19-01-09
点击:1
来源:原创
作者:樊晓霞
理论学习记录
学习者 | 樊晓霞 | 学习日期 | 2019.1 |
学习内容 | 培养小学生数学课外阅读习惯 |
主要理论观点 |
一、数学阅读习惯须从低年级抓起 放手学生,让学生自主阅读、分析理解。刚入学的学生,识字量很少,最初由老师读题帮助学生理解,无可非议。当拼音教学告一段落后,老师应把读题的权利还给学生,慢慢引导学生阅读题目。 二、教给学生数学阅读的方法 数学语言包含语言文字、数学符号、图表等。因此,数学阅读常需对各种语言进行转化,把不容易理解的语言形式转化为易于接受的语言形式,把抽象的、条理不清的问题转化为具体的、条理清楚的问题,用更清楚的语言来表述。 1.让学生学会动手 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随时提笔在手,准备圈点勾画关键概念、关键字词、关键语句、关键图形、关键数据……“学会动手”的另一层意思是让学生对数学活动进行体验。 2.让学生学会比较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是在思维中确定所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让学生学会置疑 朱熹曾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启发学生不断提出问题,激发他们勇于探索新知的动机。 |
学习心得体会 |
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使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高效的记忆力,引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学习效率。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数学阅读习惯的培养,使学生个性得到全面发展,达到“学会学习数学”的教育目标。 阅读是数学教与学的重要环节,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形成一种自觉学习的习惯和意识,符合现代“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很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