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课题网站!
栏目列表
教学小故事
发布时间:2020-06-16   点击:1   来源:原创   作者:胡晓华

教学小故事

在质疑中阅读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刚开始阅读数学课本时,学生可能会走马观花的浏览,根本不知道读什么、怎么读。老师可以适时“设疑”,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教材提供的“原材料”主动进行“加工”。

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先是引导学生根据除法中的“商不变规律”,通过猜测、验证,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为:“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然后教师通过连续追问,启发学生深入思考。

追问一:请再读这句话,猜想中说的可是“数”,而不是“整数”。可我看到你们验证时举的所有例子都是“整数”。我们还学过什么数?以它们为例,猜想也成立吗?(学生举例验证)

追问二:翻开书,书上有“在一个分数里”。请问:我们一共学过哪几种分数?你们举的例子都是“真分数”。那么对于“假分数”和“带分数”,这句话也成立吗?(学生举例验证)

追问三:在猜想论证中,既需要“证真”,也需要“证伪”。证伪,则只需要举出一个反例,就可证明猜想错误。请思考:

1)“性质”要求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如果“不同时”会怎样?

2)迄今为止,除了乘除,我们还学过加减,如果把“同时乘或除以”改成“同时加或减”,又会怎么样?

3)“性质”中要求“不为0的数”,如果为0,会怎样?

通过这样的质疑、追问,学生观察得更仔细,思考愈加周密。久而久之,学生在阅读时,也会抓住关键,多问些“为什么”,思维的深刻性随之得到培养。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街道朱明桥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