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课题网站!
栏目列表
教学案例——杨倩
发布时间:2020-05-06   点击:1   来源:原创   作者:杨倩

           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案例分析

南夏墅中心小学——杨倩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它的主要功能有:促进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望,发展思维,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 

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的提问行为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提问方式单一、内容简单、只针对少数学生等等,课堂中我们经常听到的是教师简单、随意、重复的提问,学生则是不敢或不愿回答问题,或不能、不善于回答问题。有些教师的提问问不到关键点上,学生也只是敷衍回答,并没有实际的教学效果,导致整个课堂看起来师生都很给力,但其实一场空,独立做题的时候学生还是不会,因此抓住重点设计问题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华而不实的提问。提的问题有重要的内容了,还要注意提问的措辞,要符合学生的理解水平,否则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听不懂,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案例】某教师教学《认识角》一课,为了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配合“我们去旅游”的情景线索,出示了一系列与交通标志相关的实物:出口指示牌(长方形),转弯指示牌(三角形)和限速警示牌(圆形)等,让学生比较它们的不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而圆形没有角)。

师:这些交通标志你认识吗?说一说它们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生:……

师:想一想,这些图形有什么不同? 

生1:有些是圆的,有些是方的

师:还有吗? 

生2:它们表示的意义不同

师:它们表示的意义确实不同,谁来说说? 

生:转弯指示牌表示……, 限速警示牌表示……,

生2:我不同意….. 接着学生争论起来。 

在这种“满堂问”的课堂里,教学气氛是活跃了,甚至显得有些热闹,但学生受益不多,没有老师精心设计的提问的引导,学生随性说的都是已经知道的事实,然而新课的重点不是复习旧知,而是利用旧知引入新知,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老师就不能再让学生在原路上停留太久,而应即时抓住与本节课有关的回答资源,引入新课。我们老师总是想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千方百计创设情景,再引出问题;在这些情景的渲染下,教师有意无意地会抛出一些无关的问题,并且认为完全尊重学生的所有问题和兴趣,这样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当生1已经讲到要害时,教师的那句“还有吗?”就显得有些画蛇添足,当时就应该高度评价生1看到了问题的本质,迅速引入新课。可见,教师的设问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随意发问,就容易偏离教学目标。教师的问要适可而止,把握好度,当学生偏离基本的思维方向的时候,教师给予简单评价后,要立即转入课堂来一点“武断”的纠正也是必要的。

课堂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战场,用好有效提问这把利器,一定会事半功倍。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街道朱明桥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