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 -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成长记录>>学习印记>>文章内容
金燕 观摩网络直播课听课感受
发布时间:2020-11-19   点击:1   来源:原创   作者:金燕

关于如何培养空间观念的几点思考

空间与图形方面知识的教学,是小学数学中的重点。目前,小学阶段比以前更加重视学生几何直观和空间观念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开拓创新思维能力, 为将来学习空间几何奠定扎实的基础,提供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依托江苏省数学优秀课评比这个平台,我认真学习了徐州市矿业大学附属小学的桑云老师执教的二年级的《观察物体》,对于如何培养空间观念,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落实的。

一、激活生活经验,感受空间观念

桑老师出示学校的照片,让学生观察,说一说哪一张照片是学校外面拍的,哪一张照片是学校里面拍的。接着出示教室前面和后面拍的两张照片,让学生说一说分别是从哪里拍的。揭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不同。鼓励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观察我们身边熟悉的物体,感受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同。从生活中的经验引入数学知识,教育学生仔细观察生活,初步感受空间观念。

二、组织小组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建立抽象的方位知识、识图方法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光靠传授、讲解,学生很难建立三维空间方位的概念和知识。桑老师改变了传统教学单一传授的方法,而是舍得花时间、空间给学生去观察、去展示、去评析。这样做学生得到的知识才是真实的、完整的、生动的、牢固的。

桑老师先是让学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平视小猴,用手势相机,为小猴拍张照片,找到对应的照片。再让学生小组活动,按照定位置,拍张照,闭眼想,选照片的步骤开展活动。接着让学生说一说从不同的方位看,能看到什么,找到判断从不同位置看到小猴不同照片的关键特征。让学生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对不同角度看到小猴形状的本质特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积累了丰富的学习几何图形的宝贵经验,培养空间观念。

三、展开想象推理,增强空间观念

学生通过下位平视小猴这个活动,对小猴不同的方位观察到的特征在脑海里已经有了一定的表象,很自然地就能通过想象推断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得到的形状。脱离实物,老师让学生在图片上,将自己想象成小明,通过想象连一连小猴图。练习中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时候,也让学生想象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形状是怎么样的。整个过程中,让学生不断地修正、完善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同这一特征的理解,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也让学生意识到,想象是学习数学知识的一种重要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街道朱明桥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