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老师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一课中,对出现的问题事这样处理的。
生:(指0.37+0.73)第一道题等于1。
生:错。
师亲切地问:为什么等于1呢?
生恍然大悟:哦,十分位忘了加进位的1了。
师:虽然这个同学把问题做错了,但是他把自己的经验体会和我们分享了,就可以是我们今后少犯错或者不犯这样的错。你们说,他是不是对我们有贡献,我们是不是应该感谢他。
(学生自发地鼓起了掌)
案例分析: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本案例中,老师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的见解,敏锐地捕捉教育契机(典型性错误),不着痕迹地加以指导、点播、放大,因势利导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剖析错误,当出错的学生找到原因澄清认识后,老师将他的经验和教训及时传递给大家,避免其他同学今后再犯这样的错误,而且巧妙地、机智地将这一“功劳”记在了犯错误的学生身上。这样,既有效避免了出错学生的难堪和压力,让他能体面地坐下,也是在言传身教地教学生,如何辩证地看待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错误也是有利用价值的,出现了错误不可怕,只要找到问题或错误的原因,就能够从失败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