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课题网站!
栏目列表
研讨课教学设计(认识线段)
发布时间:2020-11-03   点击:1   来源:原创   作者:唐明丽

教学内容

认识线段

教学

目标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能从一 组图形中辨认出线段,数出简单多边形中线段的条数,会用直尺画不定长的线段。

2.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能用白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培养比较、抽象简单几何图形的初步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与初步的实践能动力。

4.通过小组活动,初步培养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以及与同伴合作的良好情绪。

 

教学重点

与难点

1、知道线段的特征,会用直尺画不定长的线段。

2、建立线段的表象。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一要毛线、 直尺、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观察情境,比较曲百

出示运动场上的直线跑道、曲线跑道,跳绳、拔河的图片。

提问:这是我们拍的运动场上两组照片,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图上的跑道,比一比两幅跑道线的形状,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吗?这两幅图中两根绳子的形状有什么不同? (一条是直的,一条是弯曲的)

指出:对,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像这样的线,它们的形状有些是直的,有些是弯曲的。

二、观察操作认识线段

1、 操作、观察。

(1)谈话:小朋友桌上都有一根毛线,观察下,它是什么形状的?

提问:怎样把它变直?

(2)讲述:像这样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板书: 线段)

谈话: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线段。(补充完整课题)

提问:这条线段是从哪儿到哪儿?指名指一指。线段是什么样的? (直的)

谈话:老师把这条线段固定在黑板上。这两端的点就是线段的端点。

提问:线段有几个端点?

(4)变式:教师两手把线拉紧,连续变换方向、长短,每次要求学生思考:现在两手之间的段可以看成线段吗? 为什么? (直的、两个端点)

指出:我们把线拉紧,不管它的方向、位置、长短怎样变化,只要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就可以看成是线段。

2.认识线段。

说明:线段可以用这样的图形来表示,它是真的(教师画真的线),有两个端点(教师在两端点上点)。这样的图形就是线段。

追问:你知道图上的两个短短的竖线表示什么吗? (强 调两端要点上:端点)

引导:你认识线段了吗?你能闭,上眼睛,在头脑里画一条线段,记住它是什么样的吗?试试石。

(教师描述,让学生想象:我们在脑子里想,-条直的线,有两个端点,这就是线段)

过渡:我们已经认识了线段,小朋友你能判断一下这里的哪些是线段吗?在线段下面打勾。这就是数学书第60页想想做做第1题。请小朋友打开课本,完成在书上。

出示第1题图形

学生判断哪些是线段,哪些不是,说说理由。

谈话:老师这还有两个图形,你能快速的判断一下吗?它们是线段吗?为什么? ( 课件补充增加直线、射线的图形)。

4.举例反馈。

引导:现在小朋友明白了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在生活里,像我们数学书封面上有线段吗?它的端点在哪?数学书封面上还有其他线段吗?指名上米指一指, 并说说端点在哪。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边也可以看成线段?小朋友找一找,找到后同桌互相说一说

还有学生交流,并指出:只要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就都可以看成线段。

三、比长短,画线段

1.认识线段长短。

(1)师用一-张长方形纸对折(见教材),生找出折痕。

谈话:小朋友,我们手里都有一张长方形纸,老师把它对折,展开。这可以看成一条线段吗?为什么?

 (2)你能折出比老师这条线段长的折痕吗?比老师短的呢? (学生折纸, 交流折法)

引导:折出的线段哪条长一些,哪条短一些?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小结:折出的这些折痕都可以看成线段。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有的线段长一些,有的线段短一些,也就是说,线段是有长有短的。

(板书:线段有长有短)

2.画线段。

我们已经认识了线段,那你能自己画一条线段吗? ( 学生自己画线段)

并列展示(画的是线段的和不是线段的)说说为什么。

画正确的小朋友交流画法,并追问:你用的什么工具,怎样画的?

评价学生画法,并示范画线段。

小结:我们可以用沿着直尺的边画线段,两端要画点表示端点。

请小朋友用直尺再画一条比刚才长-些或者短一些的线段,再和同桌说说你画的两条线段哪条长、哪条短。

3.学习反馈

通过上面的学习,你认识了线段的特点,知道了怎样画线段。

四、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填写(   ),再交流。

引导:我们来看这里的图形,多边形的每一条边就是一条 (线段)。 三角形由3条线段围成,四边形由 (4条线段)围成,五边形由 (5条线段)围成。( 补充七边形呢?八边形呢? )从这里你发现了什么?

指出:多边形有几条边就有几条线段。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士渡:如果老师给你两个点,你能用直尺连成一条线段吗? 请你完成书5上想想做做第3

题是问:还能连接出-条线段吗?连接两点可以画几条线段?

小结:接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连点画出三条线段。

提问:画了几条线段?三条线段围成了什么图形?

说明:三角形就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读题, 了解题意,并提问;“每两点之间"是什么意思?

要求学生在每两点间画一条线段,能画几条就画成几条。

交流:你画了儿条?条数最多的小朋友画了儿条?

引导: (出示学生画4条线段的图形和画6条线段的图形)请小朋友观察,这两种画法你认为哪一种是对的?为什么?

说明:要在每两点间画一条线段,凡是两点间就要连接成线段。那怎样可以不遗漏呢?

优化方法:按点的顺序画。可以按顺序,每次从一点开始连接其他三点,这样可以画成6条线段。

6.课件出示第6题。

读题,了解题意,并提问:你能按点的顺序,每次从一点开始连接其他点,可以连多少条线段呢?

交流:你画了几条?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

说明:按顺序,第一个点连接其他点可以画4条,第二个点可以画3条,第三个点可以画2条,第四个点可以画1条,一共可以画10条,这样就能有序画出所有的线段并且不会漏画。

五、全课总结

提问: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用什么方法来认识线段的?(你能说说自己认识线段的过程吗? )

总结:我们今天从把一根线拉直开始,   认识了线段。我们知道了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而且线段是有长有短的。

用直尺画线段的时候,要注意把线画直,还要标上两个端点。

板书设计

 

认识线段

                                                   直的

                                                    有两个端点

          端点                                    端点                                有长有短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街道朱明桥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