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者 | 樊晓霞 | 学习日期 | 2020.12.16 |
学习内容 | 《陶行知文集》 | ||
主要理论观点 | |||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相关方面技术的进步,“社会数学化”的社会概念被进一步提出,这就要求人们在具有语文阅读能力的基础上,还要对其他主要学科有着一定的综合性的阅读能力。如何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对学生对于数学阅读的兴趣进行有效地激发,帮助学生形成自身内在的良好阅读习惯,辅助其提高相应的数学阅读能力,并根据这些能力为展开提高学生课下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代教育研究的主要趋势和潮流之一。笔者根据自身实际工作经验,对当前学生在数学阅读能力培养方面的现状以及相关问题进行了仔细分析。本文主要从苏教版的数学课本阅读指导为主进行展开,探讨了学生在培养数学阅读能力时的相关途径与方式,并得出了一定的结论,希望能够对相关教育工作者起到具有积极意义的作用。 | |||
学习心得体会 | |||
要想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首先要对学生在课堂中的相关数学阅读机会进行一定的增加,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当主动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对于教学内容加以相关情感引导,利用生动准确的数学符号表达方式,以及相应的手势和特殊情景进行辅佐,调动起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认知共鸣,对于数学问题中原本简单的问句模式进行相应的情景思考。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学习兴趣,以及相关的学习愿望总是会在一定的情形下由情绪产生,离开了相应的情景和情绪,学生对于数学问题探讨的兴趣将会变得十分有限。因此,教师应该利用自身所具有的特殊引导作用,对于数学问题阅读过程中的阅读情形进行相应的引申和调动,进而激发学生对情景探讨思考的过程,在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最终达到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主动阅读的欲望,学会自发的从课文当中获取相关资料和知识。例如在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的年月日教学阶段当中,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引导的方式来勾起学生的探索欲和挑战心理,在判断大小月的过程中,教师通过随机显示个别月份,询问学生能否直接判断出该月份为大月还是小月,通常情况下,学生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推算才能得出该月的具体性质,这时老师只需要进行较快的反应演示,或告诉学生“我只要一秒就可识别。”从而引起学生的惊讶心理情绪,在这样的心理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课本举起,向学生示意其中的诀窍就在书中,学生届时便会主动打开书本,对相关章节进行所求和研读。教师可在此基础上对于学生反应能力较快的部分予以相应的表扬,勾起其他部分学生的竞争欲和挑战欲,和在此基础上和自己进行辨别速度的比赛,从而勾起学生的好胜心理,对后发章节进行主动的研究和探索。 | |||
栏目列表
校园新闻
- 南小举行“消防安全、守护你我”升…11-03
- 情暖重阳 致敬芳华10-29
- 南小语文教研组开展第三次教研活动…10-24
- 红领巾心向党,星星火炬伴成长10-22
- 南小举行“心向祖国 情系中华”升…10-20
- 南夏墅中心小学召开防欺凌工作委员…10-18
- 南小举行“弘扬爱国情,共筑中国梦…09-29
- 聚焦素养导向,共研活力课堂09-26
- 南小举行“文明礼仪,从我做起”升…09-15
- 南小英语教研组开展期初教研活动09-10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依托教材,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研究动态>>文章内容
理论学习1
发布时间:2020-10-18
点击:1
来源:原创
作者:樊晓霞
|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