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栏目列表
图书馆 少先队
实验室 教研组
课表查询 少年宫
人事信息 装备管理
述职报告 家校互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生天地>>少先队之家
[大队部]“信息技术支持下中队辅导员队伍建设有效途径与方式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发布日期:2009-02-25    点击次数:     录入者:学校管理员    来源: 本站原创

“信息技术支持下中队辅导员队伍建设有效途径与方式的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中队辅导员队伍建设总课题组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曾经蒙着神秘面纱的电脑正以空前的速度入教育教学领域,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现代科技教育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信息技术以学习环境的开放性、学习资源的丰富性,学习方式的自主性,提供了“实现人的发展的个性化”的可能性,它在教育领域的介入,让我们教师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样将信息技术引进中队辅导员队伍建设,成为了影响中队辅导员发展与成长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我校是江苏省实验小学,常州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有着良好的科研氛围和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我校“九五”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在武进课题评比中获一等奖,常州市十五课题《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问题--探究”学习模式的研究》获一等奖。国家子课题《小学语文专题学习资源网络建设与运用研究》已顺利通过结题鉴定,并受中央教科所有关领导教高评价,相关研究成果在省、国家教科研会议上交流。通过研究,造就了一支精良的具有较高教科研素养和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辅导员队伍,积累了厚实的现代教育资源和宝贵的研究财富,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丰厚的基础。

我校的中队辅导员老师平均年龄不超过33周岁,参加过各级各类信息技术的培训并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考核,能熟练上网,自己设计、制作课件,并恰当运用,青年老师平时也能努力将信息技术引入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因为我们学校,中队辅导员基本都由班主任兼任,且都担任着重要学科的教学工作。在抓好中队管理、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投入精力主动组织开展少先队活动,对于辅导员来说,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这从一定程度上导致少先队活动的开展模棱两可,辅导员工作的主动性滞后,少先队工作的空间、时间、活动资金受到限制,辅导员的地位、待遇等问题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作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少先队辅导员受团组织的委托,担负着用社会主义思想团结和教育少年儿童的重任。为了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大胆迎接网络时代,积极探索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中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与方式,扩大我校信息化建设阵营,推动中队辅导员的全员发展,有必要造就一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丰富的业务知识、较强的专业能力的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从而提高少先队教育水平,推动学校少先队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据调查,“信息技术引入辅导员队伍建设”该类研究在国内外还处于萌芽状态,具有一定挑战性和前瞻性;同时将现代技术与辅导员的发展紧密结合更贴合辅导员发展的心理需求;技术、文化、素养,共生共长……所有这些将对辅导员主动发展、学校少先队主动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题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证性研究,通过对信息技术支持下中队辅导员队伍建设有效途径与方式的研究,探索一系列优秀少先队活动案例和优秀辅导员成长经历,以此来提高中队辅导员道德、文化修养和专业技能,建立中队辅导员考核体系,快速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进程。

鉴于以上认识,我们提出了“信息技术支持下中队辅导员队伍建设有效途径与方式的研究”的课题。我们的愿望:通过此项研究的开展,实现学校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和促进中队辅导员快速成长的双赢。

二、理论思考与假设

(一)概念界定

1. 信息技术:本课题中的信息技术包括多媒体、网络技术等各类信息载体技术在内的综合技术。它重点以计算机网络作为信息化校园的技术支撑,有效地传递教育信息,服务于中队辅导员的发展需要。它是一种技术,是一种资源、是一种环境、是一种介质,是一种学习方式。它在中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介入,对辅导员的专业发展起到改善作用,将现代辅导员从学习的内容到方式再到方法进行深刻变革,它具有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主要特征。

2. 中队辅导员队伍建设:主要指中队辅导员通过培训学习、活动展示、研讨反思等途径,从而来提高并优化道德素养、文化修养和专业技能等辅导员的队伍综合实力

(二)理论依据

1.现代学习资源观。在AECT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1994定义中,学习资源是指支持学习的资源,具体包括支持系统、教学材料与环境,甚至可以包括能帮助个人有效学习和操作的任何东西。资源建设是辅导员发展的的必要前提。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认为: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对象是“学习过程”。它可以使知识信息的容量增大,内容充实形象,更具吸引力,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激发学习者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习者学习的主体作用。

2.以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和辅导员专业自主发展理论为依据。积极调动有效手段,发挥辅导员潜能,发展辅导员个性,体现辅导员的主体价值。

3.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虽是个体的,应与他人进行磋商达到共识。

三、研究目标

1.培养和提高中队辅导员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资源建设、活动构思、案例研究、行动反思、团队合作的能力。

2.深入实施辅导员工作纲要,打造一支能适应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发展要求的学习型、创新型中队辅导员队伍。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辅导员个人的自我反思,辅导员团队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三个核心要素。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与方式实践探索,实现其有效性。

1.利用学校网站提升辅导员反思能力的研究。

1)构建辅导员Blog平台。

2)利用Blog平台交流共享。

组织辅导员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活动心得、活动设计等上传发表,超越传统时空局限,促进辅导员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以实现与他人共享交流。

同时在信息交流、叙事反思、协作会话、过程性评价中,实现对自己的鞭策和自我学习过程记录,以改善辅导员的思考能力和生活方式,并形成良好的终身受用的学习习惯。

我们设想通过该技术的运用,一方面促进研究的深入,赢得时间,求取绩效;另一方面让广大中队辅导员在相互的切磋中得到情感的交流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2.信息技术支持下案例式活动促其向研究者转型的研究。

1)案例的内容

这里的案例指的是中队辅导员把握时代脉搏、结合队员实际而开展的一系列少先队活动的内容。案例要求有 “活动前设计——活动时体验——活动后反思——同伴交流——改进方案”这几大块的内容。

2)案例的呈现

我们设想依托信息技术,把辅导员开展的典型的少先队活动制作成视频,连同案例要求里的几大块内容发布在校园网上。

3)案例的利用

制作视频案例并发布的目的是供组织开展活动的辅导员自我反思,供同行下载或在线观,聚焦活动中的困惑或问题并展开讨论,“麻雀解剖”,激发大家共同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从而再次改进方案。这种以活动案例为载体的研究必将促成辅导员与研究者的实质性合作,也更利于辅导员实施向研究者的转型。

3.网络定向性搜索与专家求助的研究。

1)收藏全国优秀少先队网站。

带着明确的问题到网络中搜索相关资源,这是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研究和学习的重要途径。我们设想收藏一系列的全国优秀少先队网站,通过访问相关网站,了解少先队活动的最新动态,解决教育或少先队活动实践难题,从而提高辅导员自身素养。

2)开辟专家论坛。

网络求助和讨论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我们设想在课题网站上开辟“专家论坛”,利用网络媒介,突破时空限制,与专家网上会话,从而在专家引领下发展。

4.网络环境下辅导员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

辅导员工作考核是调动辅导员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在辅导员工作中起着“航标导向”作用。我们设想利用网络,主要将从中队辅导员的定量定性、考勤考绩、日常工作与创造工作、方法与实效、经验与影响等方面入手,研究中队辅导员考核体系进行研究,通过研究明确中队辅导员的层次目标,从质和量上能较正确地评估辅导员工作。

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并辅以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

五、实施条件与保障

六、课题研究原则

1.全面性原则。2.主体性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4.循序渐进的原则。 5.探索性原则。

七、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计划分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2008.4——200811

1)拟定课题方案,组织论证;确定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理论,抓好技能培训;讨论课题开展的一些具体工作;对课题组成员实行分层次培训。

2)做好课题管理网、BLOG等平台的构建;召开课题讨论会,邀请专家作理论指导。

2.全面实施阶段200811——200911

1)召开课题研究开题会;请专家对参与研究的辅导员进行辅导;根据研究方案,启动课题研究。

2)鼓励广大辅导员老师根据研究内容选择一个点展开子课题研究,以推动研究的深入,从而促进自身的快速发展。

3)及时收集研究信息,注意调控,不断完善操作过程,并展开实践与运用的研究。

4)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交流经验,并对部分阶段研究成果的实际效用进行再检测和修改。

5)及时维护课题管理网站。

6建立完善辅导员成长记录袋。

3.总结阶段与结题阶段(200912——20115

1)汇集材料,建好管理网站,整理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

2完善辅导员成长记录袋。

3申请结题,举办研究成果展览。

4)召开验收鉴定会,对课题研究进行评审验收。

八、预期研究成果

1.课题研究报告。

2.辅导员成长记录袋。

3.精选和形成有代表性的的活动设计、录像实录片。

九、课题研究组织机构

(一)专家顾问组:陆士桢      张培俊   包丽娜  

    储宁玲  柴前胜    

(二)课题领导组:恽红月  周小芬       蒋丽卿 

)技    组:邵胜锋

)课题组:

  长:周小芬

副组长:刘继英      庄亚萍

  员:全体中队辅导员老师27

                                                      执笔:花玲

                            20084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中国禁毒网 国家级课题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街道朱明桥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