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栏目列表
图书馆 少先队
实验室 教研组
课表查询 少年宫
人事信息 装备管理
述职报告 家校互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生天地>>爱心红十字
多给孩子一点爱
发布日期:2008-01-21    点击次数:     录入者:学校管理员    来源: 本站原创

多给孩子一点爱

教师们最大的欣慰莫过于“桃李满天下”,而陶行知却告诫教师要“爱满天下”。的确,师爱是因,芬芳桃李是果。在教育事业上,无论大事小事,我们都应该多给孩子一点爱。

夏丐尊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罗素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得到发展。”我认为:爱是教育的基础,有艺术的爱是教育成功的基石。为此,在我从事的几年教学生涯中,我始终坚持以爱来诱导学生,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一.       把爱平均分给每个学生

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均等的爱,是我在整个教学中始终坚持的原则。面对来自不同家庭、不同性格特征的学生,教师难免对一些聪明伶俐、善解人意、能为集体争荣誉的学生多一点关注和爱心,往往对一些性格内向、孤僻,调皮捣蛋以及成绩差的学生有些冷落,甚至产生讨厌的情绪。

其实,在学生的眼里,老师是大家的,谁也不许多得,只好平分。把老师的辅导、面批,老师的表扬、鼓励,甚至是老师的每一道关注的目光、每一个亲切的微笑,都平均分给每一个学生,人人都能得到自己应得那一份。这是学生最基本的要求,最起码的权利。因此,作为教育者应该好好研究平分自己,重新调整焦距,让它对准全班每一个学生。尤其是班中那些中等生,他们是老师视觉中的盲点,是班级中的“孔乙己”,是一部戏里的“群众演员”,似乎没有他们没关系。难怪他们有时连老师的批评也妒忌,难怪他们开始憎恨老师。苏霍姆林斯曾说过“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不要让任何一颗心灵的火药未被点燃,而要使一切天赋和才能都能充分地发挥出来。”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教师心中都有一杆秤,公正地善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无私地把爱洒给每位学生。这样,学生就不愁得不到他那平等的一份了。

二.宽容也是一种爱

古往今来,教师以“严”自称,正所谓“严师出高徒”。但一味地严,或严而过格,也会产生负效应,对学生的成长造成不良的影响。我认为,在具体的班级管理,应做到严而有格,严慈适度,必要时不妨用宽容的方式来对待学生。

几乎每一个人都爱听赞扬的话,孩子更是如此。很多孩子会有意识地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但他们往往对自己估价过高,却因为自己的知识、能力、体力等不足而犯错误。而这些孩子自尊心特强,一旦遭到严厉的批评或指责极可能对自己失去信心。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不妨采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例如:在一次大扫除中,一个孩子自告奋勇为我擦桌子,可是一个不留心把我桌上的一个水杯打翻了,水洒满了桌子,把我化了好几个星期才准备好的一叠资料都淋湿了。我一见,顿时心火直涌,但理智告诉我,不能批评他,错误的发生仅仅是因为他做事不够细心,如果此时批评他,那将严重挫伤他的自尊心和做事的积极性。于是,我笑着摸了摸他的头,说:“相信你下次做事一定会很小心。”这样的宽容不仅能让孩子认识到错误,而且又保护了孩子的自尊。

宽容是一种气度,是一种胸襟,是一种修养。爱因斯坦曾说,善于宽容也是教育修养问题。但需要指出的是宽容不是无是非、无原则、宽容也不是宠爱,更不是放纵,宽容要有度,过分地宽容很可能就成了纵容;宽容要得当,它决不是迁就和放任,在严爱相济的前提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以激发其良知和自省力,才是宽容。

三.欣赏更是一种爱

教育学生,教师无不出于爱的目的。但只有让学生得到被爱的体验时,他们才能从心里真正接受教育并改正不足。去年,我刚接的班有个“顽童”,平时里对同学恣意妄为,课堂上我行我素,甚至对上课老师视若无睹。开学初,为这个孩子进哪个班,领导犯过难,同行老师也是能躲则躲,而我深深地记着全国模范教师窦桂梅说的那句话:“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学生,做教师的也要眼含热泪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于是我主动向领导要求接纳了他,因为我深信:信任、激励和赞美永远都是学生进步的梯子。对这一学生,我并没有“高压狂震”,而是利用各种有利时机感化、教育他。私下里,我不断与他倾心交谈,记得有一次我跟他这样说道:“……如果生活中你能注意细节,严以律己,那你赢得的就不仅仅是掌声,还有老师的信任,同学的钦佩。”自从孩子听了后,我就发觉这个孩子的眼神不再像以前那样对他人充满敌意。同时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我始终坚持在放学后帮他补半到1小时的课,从拼音入手,一步步提高。经过不懈的努力,该生的成绩已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几经心灵的交汇,一段充满情感、激励和期待的经历,使这个“顽童”折服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世间并无冥顽不化之人。

四.集体的爱力量无穷

经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具有爱心的班集体是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摇篮;是小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学习园地;是促进小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熔炉;是影响小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一个小学生来说,他们有五、六年的漫长岁月,是在班集体中度过的。因此,集体的爱力量无穷,它可以使学生产生荣誉感、责任感,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感染和熏陶,这样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有意识的导向下便无意识地悄悄形成了。

在我带教的班级中有一位出了名的“野”孩子。据了解这男孩原本是个很不错的孩子,可自从父亲因打架被抓进监狱后,他的学习和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不但成绩有所下降,而且脾气也变坏了,常常因一点小事和同学打架。针对这一情况,我营造了一个充满温暖、充满爱心的班集体,让每一个同学都来关心他、帮助他。在此基础上我再加强对他的心理辅导。渐渐地,他在集体中感受到了温暖,同时也看到了自身的能力。如今,他完全摆脱了家庭带来的阴影,成为了一名自信、自强、乐观向上的好学生。

由这一系列事例可以看出:教育活动是体现爱心教育的主阵地。如果离开了爱,你的师生关系就会变得很紧张,孩子的身心几得不到和谐发展。因此,一个教育者应善于发现并运用教育活动中各方面爱的因素,尽量多给孩子一点爱!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中国禁毒网 国家级课题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街道朱明桥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