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栏目列表
图书馆 少先队
实验室 教研组
课表查询 少年宫
人事信息 装备管理
述职报告 家校互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信息动态>>校园新闻
书法教育引活水 两校联动书新章
发布日期:2014-11-24    点击次数:     录入者:符小宝    来源: 本站原创

坂上小学书法教学指导性交流活动走进南小校园

中国书法艺术作为一门古老的汉字书写艺术,可谓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演变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

而今,书法课在教育部的要求和指导下,已经进入中小学课堂为深入书法课堂的教学研究,促进书法教师之间的交流,进一步把书法课教研活动常态化,2014年11月25日下午一点,在南夏墅中心小学和坂上小学的联合组织下,坂上小学书法教学指导性交流活动走进美丽的南小校园。此次指导性交流活动由南夏墅中心小学周小芬校长主持,来自坂上小学的张贺鹰老师和何迎霞老师分别执教硬笔教学公开课,来自南小和坂小的30多位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活动由两部分组成:一、来校教师指导授课、两校师生联动书法;二、两校教师集中评议、研讨书法教学心得。

在活动的第一环节,坂小的两位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两节生动精彩的书法指导课。张贺鹰老师执教的是《写字教学(“钅”和“火”)》硬笔书法课,教师从孩子“找同与不同”的发现游戏中,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特色和字体结构,将书法临摹与“找同与不同”游戏紧密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字的整体结构、分布位置、字形长短、笔画走向进行细致观察后进行练习,再深入拓展到课堂字体的临摹和书写。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注重“察之尚精,拟之贵似”的书法理论的贯彻和渗透。在教师深入浅出、精准到位的讲授和引导下,鼓励学生自主归纳书写口诀,内化书法技巧以构建自我书法世界,真正实现“实践的感受”和“理论的理解”之紧密结合。

何迎霞老师的硬笔书法课首先用七种不同字体的“山”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在学生回答和教师归纳的基础之上,介绍七种字体不同特点和相互联系,从而引出今天这节课的主题一一《“山”形》。然后,何老师分别在“范字观察引导、口诀排比归纳、教师现场示范、学生认真练习、学生作品展示、多元评价修改”环节中展开对新知识的学习,其中的摆字演示、步骤引领、对比归纳、师生互动等方法和环节给在场听课的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注重“看在心里,落在手上”的书法理论的贯彻和渗透。在教师利用多媒体平台创设的优良情境中,师生关系“和谐、民主、自然”,课堂氛围“轻松、活跃、舒适”,师生交互“紧密、频繁、深刻”,真正实现了“在做中学”和“在乐中学”之紧密结合。

在活动的第二个环节,两位上课教师分别从“课的构思、设计理念、教学环节、教学反思教学经验”等方面与教师们做了深入细致的交流。与此同时,参加集中评议的老师们纷纷向何老师和张老师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思考,与她们一同探讨书法课的课程实施、内容设置、教学模式、方法运用。交流和讨论之间,智慧之花齐舞。掌声和微笑之际,情谊之网细织。大家更是不禁感慨道:何迎霞老师的课堂中充满了智慧,其教学别具一格,能够将书法理论很自然地渗透到书法课堂中,更善于吸引学生,让孩子们“知书法、练书法、爱书法”!张贺鹰老师的课堂有着很强的亲和力,带领学生认真观察并将规律很好地归纳。其教学方法有新意、教学形式有创新,课堂易于学生接受,让孩子们在欢乐中学习书法此外,与会的坂小老师们更是夸赞南小的学生们有很好的书写、学习习惯,在艺术的熏陶下那么安静地、专注地写字,沉醉于其中

会议的最后,虞勇副校长对两位教师的课从教学方法、环节,教师的书写示范等方面做了专业独到的点评,并从书法的运笔谈起,鼓励参加研讨活动的教师们在书法教学上,正确自我定位。周小芬校长更是指出:“并不是只有书法家才能上好小学书法课。只要我们善于学习反思、勤于临帖练习、大胆实践研究,我们的书法教育之路定会更加宽广!”

此次指导性交流活动,既是一次书法教学学习交流的盛会,也是对学校教师书法教学的一次锤炼。南夏墅中心小学的老师们将博采众长,不断地夯实书法教学、写字教学的教学基本功,为提高教学质量,争创书法特色学校而不断努力南夏墅中心小学的孩子们亦将勤学苦练,不断地扎实书法基本功、牢固字词基础知识,努力争写“更好的字迹”、努力争做“更好的自己”!

        (南夏墅中心小学供稿  撰稿:符小宝  摄影:符小宝  审核:虞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中国禁毒网 国家级课题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街道朱明桥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