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秋冬季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告家长书
尊敬的各位家长:
秋冬季是病毒性腹泻、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和流行性感冒、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近来,我区部分学校接连发生群体性呕吐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舆论关注及影响。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类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和流行,增强家长和孩子的防范传染病的意识与能力,真正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措施,确保广大师生身体健康,维持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现就加强学校秋冬季传染病防控工作要求及相关预防知识告知大家,请配合执行。
1、每天早上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特别是感冒发烧、咳嗽、头痛、乏力、出疹、嘴巴肿痛等现象,发现疑似病例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与班级老师取得联系,如确诊为传染病,切不可隐瞒。我校执行严格的晨检和因病缺课病因追踪制度,请家长密切配合。
2、如果确诊为传染病患者,则必须离校就医,病愈返校的条件是要有医院医生出具的“传染病解除隔离证明单”方可正常返校,以确保其他学生的安全。
3、家长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剪指甲,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
4、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证充足睡眠,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增加机体免疫能力,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5、带孩子参加各种形式的假日活动时,应注意不与可疑患病儿童接触防止交叉感染。
6、在家做好教育工作以及防止传染病常识的宣传。在家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亲爱的家长朋友,我们全体教职工与您都有一个相同的心愿,那就是让您的孩子(我们的学生)健康成长!为了这一共同的目标,让我们一起努力,创造最好的成长环境,让孩子健康成长。祝工作顺利,合家幸福!
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
2014年12月9日
附:秋冬季常见传染病及防治知识
一:常见传染病
1、水痘: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症状都是轻微的,可不治而愈。
2、流行性腮腺炎:病人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
3、风疹:病人出疹前1周到出疹后2周的上呼吸道分泌物都有传染性。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出疹、淋巴结肿大和结膜炎,病程短。
4、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系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该病隐性感染率高,显性感染症状一般轻微,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亦可通过飞沫和呼吸道传播。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咽痛、口腔内疼痛和皮疹,在手、足、臀、膝部出现丘疹、疱疹,可自愈,不留痂。一般仅需对症治疗,愈后良好。少数病例可有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个别危重病人可因多种原因导致死亡。
5、诺如病毒等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等病毒引起的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潜伏期多在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诺如病毒抗体没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尤其是没有长期免疫保护作用,极易造成反复感染。
二、防范措施
1、注意环境卫生和室内通风,如周围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开窗时要避免穿堂风,注意保暖。
2、教育孩子注意个人卫生。不要随地吐痰;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不要购买校外无证摊贩销售的食品和饮料;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避免接触患儿;饭前便后洗手,在流水下彻底、全方位地揉搓30秒钟。
3、如家长发现学生有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症状,应及时告知学校,并将患者送往正规医院就诊。通过家校联动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学生康复后持医院康复证明复学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