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栏目列表
图书馆 少先队
实验室 教研组
课表查询 少年宫
人事信息 装备管理
述职报告 家校互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信息动态>>校园新闻
立足课堂提质量 术科教学谋突破
发布日期:2015-01-20    点击次数:     录入者:符小宝    来源: 本站原创
为了进一步规范学校术科组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推进全校教学常规工作再上新台阶,同时促进术科教师的专业发展,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2015年1月20日下午南夏墅中心小学召开了“立足课堂提质量,术科教学谋突破”专题研讨会议,周小芬校长、蒋丽卿副校长、汪建东副校长、课程中心的刘继英主任和花玲副主任以及学校科学、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等学科参加了此次会议。本次会议由两个议程组成,由沈燕老师主持。
学科调研找问题,质量分析促成长
会议的第一个议程:音乐调研质量分析。针对前一段时间我校开展的三到六年级音乐调研情况,音乐专职任课教师从试卷内容、教学进度、学生学情、复习备考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细致研讨,就并本次调研结果认真审视了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遇到的困难、所取得的成绩以及不尽意的地方,并在考虑细致、反复斟酌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学改进措施和努力发展方向。
同舟共济攻艰难,厉兵秣马不言早
会议的第二个议程:部署术科调研工作。分管教学工作的蒋丽卿副校长和大家一起回顾了前一阶段术科考核中的点点滴滴,对学校在术科教学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作了充分肯定,并向在座的术科教师提出了点希望:一、希望老师们思想上重视,扎根学科教学、扎实课堂效率,以身作则以勤学不断、同舟共济以攻坚克难,励精图治以共创辉煌!二、希望老师们专业上精深,更新教学方法、发挥教育机智,创设情境以激趣导生、任务驱动以活跃教学、倾注情感以教学相长!三、希望老师们教学上回归,解读课程标准、研析教学内容,明确大纲以指明方向、洞晓内容以传递真知、突出重点以提高效率!四、希望老师们时间上把握,扎实新课教学、立足旧识根基,教授新知以面向未来、立足根基以争创佳绩、知识迁移以促生发展!
群策群力谋发展,齐心齐力求提高
与会之中,各个学科的任课教师积极参与了互动交流,大家一起细致分析了在学科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结合鲜活的教育教学实际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纷纷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育机智”三个方面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与收获感想,致力于探求一条“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之路。在民主、和谐、自然的研讨氛围之中,大家兴致勃勃、畅所欲言,场面有融融之乐,对话如金石之鸣,感慨亦不尽而来!
真抓实干出效果,用心浇灌渠自成
会议之中,周小芬校长对于本次开展的术科教学研讨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周校长指出:“这次会议是我们全体南小教师“真抓、实干、出效果”的开始!泽化生命,与时竞进。全体南小教师一直在思考中前进,一直在前进中思考。步伐不能停止,步伐也不会停止!”并号召与会教师能够再次出发、端正思想、摆正心态、科学方法、以生为本,用心上好每一堂课、用心教好每一个学生,在努力做“更好的教师”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扎根课堂得为先,以学为主生为本
随后,周校长推心置腹、语重心长地向在座的术科教师提出了点希望:一、思想重视、立足课标。课标是教学的航标,教师要既教又学、知行合一,明确目标以有的放矢!二、组织纪律、加强监测。纪律是规矩的方圆,教师要会教会管、收放自然,科学管理以促进教学!三、立足课堂、提高效率。课堂是教学的阵地,教师要会教懂教、传道授业,因势利导以因材施教!四、团队合作、协同发展。众人拾柴火焰高,教师要学会合作、加强交互,合作互助以共同进步!周校长还指出在教育教学之中,我们应该学会用儿童的视角看待问题、学会用儿童的语言传递知识,让儿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百舸争流竞向前,书道修身德化人
会议最后,蒋丽卿副校长部署下一阶段术科调研任务。并再次强调,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流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必须还给学生。唯有如此,才能在遵循教育科学规律的前提下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南小娃。希望我校术科组教师把握课改教研机会,转变观念不断进取,同时也对有关领导和各位老师对此次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研讨会上激烈的讨论无疑于一场头脑风暴,每位老师都受益匪浅,感慨万千!我们相信由本次教学研讨引发的,对课堂教学深层的思考会给我校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新的生机带来新的活力。我们也相信,在南小这片翰墨飘香、兼容并包、团结和谐的大家庭之中,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都会竞化前行,一路芬芳!
(南夏墅中心小学供稿  撰稿:符小宝  摄影:符小宝  审核:虞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中国禁毒网 国家级课题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街道朱明桥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