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透析:曲棍球名称起源于法语,意即牧羊人的拐杖,是一项古老的体育项目。现代曲棍球运动始于19世纪初的英国,并于1908年伦敦奥运会首次成为正式比赛项目。1983年,我国将曲棍球列入全运会正式比赛项目。2008年,中国女子曲棍球队在北京奥运会上获得亚军。尽管如此,古老的曲棍球运动目前在我国的普及面仍不够广,在中小学涉及曲棍球的更是凤毛麟角。为了推动曲棍球进校园,武进区体育局每年向区少体校、义务阶段学校投入专门资金,为全区开展“曲棍球进校园”活动的学校配备教学和训练器材,并对聘请专业曲棍球教练员的学校给予补助。同时,还邀请省队教练、国际级裁判等专家对开展活动的学校教练员进行定期培训,并为每所学校指定一名专业教练,定期到学校指导训练和教学工作。
为突出办学特色,培养曲棍球运动后备人才,适应地方对曲棍球教练员和裁判员人才的需求,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体育人才,南夏墅中心小学积极开设曲棍球训练课程。今年年初,学校经过广泛的调研和对学校自有情况的客观分析,开始为组建曲棍球项目做准备。学校经过项目申报和场地视察,被武进区体育局定为首批曲棍球训练推广学校。本学期起开始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选拔曲棍球运动员活动,最终组建起南夏墅中心小学队伍,我校体育组老师每天带队进行基础训练,并邀请曲棍球教练兰慧敏老师驻校进行教学授课、专业指导。
学校大胆尝试,决定将曲棍球作为具备学校特色的体育课,每周组织学校四、五年级各班开展曲棍球专题专项训练,致力于普及曲棍球运动常识、传授曲棍球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之上,学校在教师精心组织、学生广泛参与的基础之上,有阶段性、有系统性、有针对性地选拔了一部分优秀曲棍球后备人才组建了我校曲棍球队伍,并利用每天早晚课余时间进行专业训练。学校还组织人员编写曲棍球校本课程,从理论和实践上指导学生掌握曲棍球的练习方法。很快,同学们对曲棍球课程产生了浓厚兴趣,每周的曲棍球课没人请假,操场上活跃着机敏的身影,飘荡着欢快的笑声,学生们在游戏般的练习中逐渐掌握曲棍球的技术要领,感受这项特殊运动的独特乐趣和魅力!
每天的训练时间,队员们都十分兴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挥下排队分组。扭腰、扩胸、展臂,热身运动、积极开展。开球、运球、点球,全情参与、球球精彩!在一根小棍的指挥下,老师先带大家做了准备工作热身,接下来练习推球,学生们练得不亦乐乎;在个个小球的跳跃下,同学们兴致勃勃投入到训练之中,基本动作一遍接着一遍勤练,技能要领一次跟着一次琢磨。执教的兰慧敏老师说:“现在打曲棍球的孩子太幸福了,学校不仅提供了优质的训练环境和先进的设施设备,而且为学生训练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计划,学生训练和学习两不误。学生一方面在学校学到了知识、另一方面也学会了曲棍球运动技能,大家都乐在其中啊!”“现在曲棍球已经普及到我们的体育课程中。”学校分管校长虞勇校长介绍,学校的初级目标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了解曲棍球运动、参与这一项运动、热爱这一项运动!而对于一些运动天赋出色、身体条件良好的学生,将开展更为专业的训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宽广的平台,为曲棍球运动输送更丰富、更优质的后备人才!
南夏墅中心小学作为常州市体育特色学校,积极、精心开设的曲棍球训练活动致力于让学生接受更全面、更优质的教育,致力于引导学生的全方面、多层次的发展,让孩子们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在阳光下发芽、成长、成才!我们坚信: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学校领导的有力引领下,在南小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相信南小的孩子们一定会在学校精心设置的这些课程中会健康快乐成长!
(南夏墅中心小学供稿 撰稿:符小宝 摄影:符小宝 审核:虞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