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栏目列表
图书馆 少先队
实验室 教研组
课表查询 少年宫
人事信息 装备管理
述职报告 家校互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信息动态>>校园新闻
南小“竞化课堂”青蓝工程积极建设中
发布日期:2015-03-23    点击次数:     录入者:符小宝    来源: 本站原创
2015323日上午第节课,学校课程中心刘继英主任为我们呈现了一节设计精致、组织严密、开展热烈、精彩纷呈的一节语文课。本节课的教学主题为五年级下册第11课《郑和远航》,教学对象为5)班学生。语文教研组的各位领导、前辈教师和青年教师们参与了此次听课环节
找准本课学习切入点,实行大问题系列设计
作为高年级的语文阅读课,实行“大问题”设计,确实能收到“提纲挈领,百毛皆顺”的效果。这种设计最大优点在于避免了教师面面俱到的分析,避免了烦琐简单的串联式提问。教程变细密为宽松,学生有充分的时空进行自悟式的钻研和小组讨论。
课堂伊始,刘老师引导学生联系“课前书本预习”与“课外资料收集”,紧紧围绕教师设置的教学问题“用一句话介绍郑和”开展讨论、交流、学习。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各抒己见“所知、所见、所闻、所思”、畅谈分享“收集的资料、预习的收获、整合的资源”。此时,课堂不再静止,而是一个动态并开放的过程。在话题开展的“白热化”阶段,刘老师适时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获取、处理、共享‘有价值’的信息”。师生互动、资源共享之间,教学相长、技能内化之际,教师展示本节课教学主题,与学生一起板书课题“第11课、郑和远航”。
大问题设计教学问题的提出、师生互动的展开,充分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随着课文学习的深入,学生不仅体会到“这是一次规模宏大的远航”“这是一次充满有好的远航”,更体会到“这是一次意义非凡的远航”“这是一次生命的远航”“这是一次历史性的远航”
注重语言文字的积累,在具体语境活学活用
语言文字不是一个个独立而无联系的“简单个体”,而是生长、竞化、升华在具体语境的“必不可少”。注重语言文字的积累,不是简简单单的名词传授、读音校准、含义简析。而是应该把它们根植于丰富而又肥沃的具体语境之中,让学生在学习语文文字的同时,进一步感知文本语境、进一步体验文本情境、进一步品味文本内涵!
课堂之中,刘老师以精美课件出示三组关键词语:“雄伟壮观、浩浩荡荡、破浪西行”、“携老扶幼、惊叹不已、名扬海外”、“狂风呼啸、奔腾咆哮、波峰浪谷”。并以这三组词语为载体,深入发掘词语的文本内涵和教学价值,以“学生示范朗读、学生练习再读、师生互动齐读”、“初步感知文本内容、进阶发掘文本内涵、深入概括文本大意、技能提升提炼标题”,并结合“关键名词解释”、“文本知识科普”、“朗读技能拓展”等一系列循序渐进、由“言浅”入“意深”、由“近义”到“远旨”的课堂教学活动,帮促学生积累语文文字、提高他们阅读、朗读、精读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理顺学习思路、建构学习方式、锤炼思维品质、提升学习能力、养成了良好的思考习惯、学习习惯!让文字在具体语境、情境中“活灵活现”,让学生在师生互动、探究合作间“生龙活虎”!
教师有力引导是船长,学生敏而好学共远航
纵观整个课堂,“关键词谋篇布局,精研析贯穿全文,师引导互动探究,生主体学有所用!”
巧用“文本关键词”进行有力引导,教师在知识新授环节之中,以三组词语作为“课堂远航”的出发点,在经过文本感知、文本朗读、情境感知、段意归纳之后,引导学生进一步处理文本信息、提炼小标题。学生在这个“航行”之中,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提高;组织“精细品鉴文本”进行有力引导,刘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对于“文本的朗读”、“词语的理解”、“段落的分析”等贯穿于其中,并注重文本段落的前后联系、学习方法的适时迁移、知识技能的真正内化、情感价值的深入体验;注重“师引导互动探究”进行有力引导,刘老师致力于传授学生知识、传递文本内涵、提升学生能力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之中,还会针对“罗盘”等具体名词和“学生答题不规范”等教学实情,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知识普及、答题技能训练和学习习惯培养。关注“生主体学有所用”进行有力引导,学生在教师的精巧的教学设计、精湛的教学艺术、实用的教学方法之下,迅速地进入教学情境、和谐地融入教学氛围、积极地参与教学任务、活跃地进行教学互动、主动地组织多元评价。特别是在对于文本第三部分进行“小标题”概括部分,学生积极、自主、主动地进行了交流、互动,并收获颇丰。再如教师在引导概括文本第三部分段意的时候,学生很快给出了迅速而又正确的回答。教师奖励学生上台“补充教师板书”!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肯定和给予,学生参与课堂思考、探究的兴趣和动力更是空前高涨!
“刘教导的这节课真是‘大容量,高内涵’啊”。“刘老师不仅给五(5)班的同学们上了一节精彩的语文课,更是给我上了一节精彩的教学课啊!精彩、精彩,让人激动万分!”参与听课环节的青年教师们发出了不尽赞叹!开阔眼界的同时,更是更新了自身对于“学科教学”的理解。细细品味的同时,更是增强了我们对于“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位学生”的信心。因为,在美丽的南小,有着这么大一批优秀的前辈在引导着我们!因为,在美丽的南小,有着这么大一群善良的学子在等待着浇灌!
(南夏墅中心小学供稿  撰稿:符小宝  摄影:符小宝  审核:虞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中国禁毒网 国家级课题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街道朱明桥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