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3日上午第一节课,南夏墅中心小学数学教研组组织开展了一节数学公开课。本节课的教学主题为三年级下册《混合运算》,教学对象为三(3)班学生,学校领导和数学组全体老师参与了此次听课环节。
这次公开课由我校青年教师吴志成老师执教,经过多次充分试教,教研组全程参与的精心打造,整堂课在吴老师的主导下,环环相扣、逐层推进,重点突出、亮点凸显,师生互动、紧凑高效。
知识新授时,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先分步列式、后组织综合列式,评讲时让学生弄清每一步所表示的意义,自然而然让学生接受综合算式的顺序“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中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或减法”。
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充分动口、动脑,在思考的过程中学习运算的法则顺序、在思考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吴老师让学生通过出示例题之后,要求学生认真想一想,再动手计算,通过自主学习解决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建构之中来。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但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索能力。
任务探究中,吴志成老师的设计可谓独具匠心、用心良苦,结合实际讲清了今天所学知识的运算顺序,紧接着安排了一系列的训练,有对比、改错、强化等形式多变的训练,加强了对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提高学生数学运算技能。如类似32+3*20,32+3-20,56-7*8,56/7*8的混合运算,有不少的学生会把运算顺序弄错,教师每出示一组算式比较后就进行归纳小结,从而达得了教者预设的效果,孩子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纵观课堂中,吴志成老师始终以解决问题为线索,采用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引导下的教与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超市购物为媒介,使孩子们在快乐的购物中理解并掌握了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也使他们深切地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以及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更加喜欢数学。从这节课的系列情境和教学效果上,完全可以透视出“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性。精巧的构思,让教学过程浑然一体,使教学效果水到渠成!
开学初,周小芬校长曾在开学工作会议上强调了本学期的重要教研任务就是“如何建立高效课堂”,并指出这一教研任务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本次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是我校致力构建“高效课堂”的系列活动之一,通过观摩“构建高效课堂”系列活动,让教师们清楚地看到了不同的老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从而在反思中积累经验、在交流中博采众长!由学校领导班子组织引领、积极开展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对我校更好地开展“高效课堂”给予了极大的启发和帮助,使大家进一步明确了以后教育教学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也使大家进一步明白了:“教无止境、学无止境,在研学的道路上,没有终点!”
(南夏墅中心小学供稿 撰稿:符小宝 摄影:符小宝 审核:虞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