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上午,南夏墅中心小学语文教研组第七周教研活动在行政楼四楼演播室举行。本次活动由语文教研组长狄燕萍老师主持,主要围绕9月29日和10月14日两位年轻教师的随堂课开展研讨。学校刘继英和邵洪飞副校长带领全体在校语文教师参加了活动。
课堂再现
本次研讨活动围绕李晗老师执教的《金蝉脱壳》和庄丽老师执教的《蒲公英》展开。
李老师执教的《金蝉脱壳》一课,围绕文中“这是多么神奇呀!多么动人呀!”一句展开,重点抓住课文的4、5小节,整堂课各环节有序展开。在第四小节教学过程中,首先抓住金蝉脱壳的顺序“背——头——脚——尾”,让学生有一个整体感知;接着围绕中心,分点研读蝉脱壳的过程;最后结合动作,帮助孩子背诵记忆。第五小节又采用表格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表格。全课最后总结写作技巧,帮助提升孩子的写作能力。
庄老师执教的《蒲公英》一课。开头由第一小节过渡,引出教学内容,蒲公英种子在蓝天白云下发生了什么事?第二小节围绕“嘱咐”一词展开,并将嘱咐一词运用到生活中。随即过渡到第三小节,大家一起探讨蒲公英种子的不同做法,最后一小节蒲公英种子不同的结果。课文内容学完之后,由课文拓展到生活,明白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集体研讨
“两个人各有一个苹果,他们交换,获得的仍是一个苹果;但两个人各有一个思想,他们交换,获得的将会是两个思想。”大家针对这两堂课都发表了各自的想法。
参加评课的老师都充分肯定了两位教师上课的能力,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同时也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首先是李老师的《金蝉脱壳》一课,备课组王慧英老师肯定了李老师对文中的细节把握较好,同时指出李老师指导学生背诵的方式多样性,有助于孩子的记忆,最后就如何指导高年段学生做好批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青年教师张春萍老师在肯定了李老师的课后,提出自己的质疑,全文最后的写作方法的指导有些不妥,并对此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最后邵洪飞副校长也对李老师的课从老师和学生两个维度进行了精彩点评。邵校长首先针对老师这个层面,分三个维度展开点评:第一,李老师对于文本的解读到位。第二,李老师对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合理。第三,老师个人的基本素养好。接着邵校长又从学生层面谈了几点看法。第一,学生的主体地位较突出。第二,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有一定的提升。孩子的背诵过程有点偏快,可以先采取图片的形式,然后是填空,最后再进行全段的背诵。邵校长最后提出李晗老师的这堂课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体现还不到位,最后对生命的讴歌体现不足。
接着是庄老师的《蒲公英》一课。花玲老师首先提出童话体裁课文的特点,以及教学时需要关注的地方。接着抓住“能力”一词给予庄老师充分的肯定。第一,语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嘱咐”一词,学生由课堂走到生活,体会词语的意思,并能够语用这个词。第二,想象能力的提升。肯定了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挖掘文本的空白处,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激活并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展开想象,丰富故事情节,拓展故事的外延,使故事更为生动也更富内涵。第三,写作能力的提升。关注“向读学写”,在课文教学最后,留给学生时间来发挥想象续写故事,把写挤进了课堂。同时,花老师也指出了不足,课堂上朗读还不到位,留给学生读书的时间有点少;对文本思想内涵的理解应倡导不求甚解,不应提升太高。
最后总结
整个研讨活动结束后,分管教学的刘继英副校长就今后的语文教学研讨提出自己的建议。第一,课的产生。一堂好的语文课呈现出来,是背后一个团队的努力,希望大家能够齐心协力,共同打造一节可以供大家学习的课。第二,观课的要求。作为听课老师,要关注这堂课的老师,关注这堂课的学生。第三,聊课。展示课上完,大家坐下来聊一聊这堂课的亮点,讲一讲这节课的缺失,谈一谈自己对这堂课的想法。第四,大家有所得。听完一节课,及时反思自己,这节课有什么值得自己学习的呢?
相信每一次通过这样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一定会促使大家教学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我们也坚信今后的语文教研活动一定会更加丰富多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