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润德育”主题月:心理健康教育月
(四月)
活动理念:
围绕 “感恩、安全”主题,深入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从小懂得感恩,懂得自护。同时积极开展节日课程“我们的节日——清明”等各类道德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来表达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的情怀。
一、主题教育活动:
1、节日课程——“我们的节日——清明”
(1)利用校园播报、板报等形式宣传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2)开展清明祭扫烈士墓活动。
(3)开展网上祭扫活动。
(4)各学科可以结合主题开展活动。(例:语文—背诵“清明”相关古诗词,美术—画画春天,综合实践—清明的来历,过去与现在人们过节方式的研究等等。
(节日小知识: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地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清明节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中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与太阳同行,安全伴成长
(1)举行一次升旗仪式。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一次安全知识教育,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掌握事故发生的急救措施,提高学生自救自护能力。
(2)举行一次专题校园播报。学校将以安全为主题进行专题播报,进一步学生强化意识,提高学生自护能力。
(3)开展一次安全疏散演练。在学校统一指挥下,针对地震、火灾等灾害事故在教学楼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
(4)开展一次宣传教育活动。利用校园电子显示屏进行安全知识宣传。
(5)出好一次安全主题板报。利用宣传阵地,介绍防范方法,提高防范技能。
3、热爱祖国 热爱家乡
(1)组织学生外出合实践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祖国的一山一水,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
(2)继续做好学生、家长志愿者活动,用实际行动来热爱家乡,爱护我们美丽的校园。
二、本月“竞优之星”争星活动
竞慧星
三、本月板报主题
一、二年级:缅怀先烈,继承精神 三、四年级:禁毒教育
五、六年级:安全在我心中 (第22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心理健康等)
南夏墅中心小学学生中心
2017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