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区语文“随文练笔,课内习作”专题研讨活动
11月10日下午,区教研协作片二十余位小学语文教师齐聚清英外国语学校,开展 “随文练笔,课内习作”专题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清英外国语学校壮亚芬副校长主持,由我校的王淼老师和清英外国语的徐梅和刘敏老师分别给大家带来了《东方之珠》、《李时珍夜宿古寺》、《诺贝尔》三堂精彩纷呈的课。
我校的王淼老师依据课改新理念,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一次次的朗读中学会阅读,学会学习,简简单单、实实在在,使人有返璞归真、耳目一新之感。王老师利用多媒体声、光、影、像于一体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接受信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引发直接兴趣。在教学时,始终抓住关键字词,通过反复品读,图文结合来理解课文,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妙,体会语言的生动。教学过程中课件的播放,为理解感悟课文内涵创设了情境,架起了教路、学路与作者思路这间的桥梁。最后总结方法,让学生在亲近文本的基础上,把握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的极佳契合点,进行随文仿写。纵观这一节课,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经历,没有装腔作势,没有矫情表演,有的是学生实实在在地学,老师真真切切地教。
清英外国语徐梅,刘敏老师的课堂以独学、对学、群学的学习模式开展,以学生学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合作学习是课堂上的一大亮点。无论是对学还是组学,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导。徐老师以她动情的语言,创设了一个又一个鲜活感人的情境,将大家引入其中,去感悟李时珍为了“万民得福”所跋涉的千山万水,所经历的千辛万苦,去体会李时珍的伟大精神。刘敏老师的课堂扎实有效,注重语言文字的品读感悟,抓住具体的词句,甚至标点符号,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将训练落实到实处。这种放手让学生去自育自学,让学生的自感自悟,互帮互学取代老师的讲解,从而让学生能自己感悟到诺贝尔的成就以及他伟大的品格,让学生能扎扎实实地学到写作的方法。
接下来三位上课的老师谈了自己上课的感受,参加听课的老师都对三堂课进行了中肯的评价。最后壮亚芬校长作出了综合评价:三位老师有效的结合年段特点和学生学习特点进行训练,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每次研讨都是思维的碰撞,是智慧的火花,相信此次研讨后,每一位语文老师都会更加关注课堂,关注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南夏墅中心小学供稿 摄影:杨春亚 撰稿:王淼 审核:花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