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明确工作室的研究目标和实施方式,探索小学数学基于证据的课堂理答与反馈研究,促进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6月3日下午,区王佳栋名师工作室成员齐聚南夏墅中心小学,开展江苏省第十三期教研课题研讨暨区王佳栋名师工作室第四次活动。
一、成长在线:同课异构
本次活动,金兴伟老师和蒋璐老师围绕《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这一课例进行同台展示,旨在研讨“如何呈现良好的课堂提问与理答反馈方式”。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感悟“转化”这一策略的价值,课堂洋溢着浓浓的数学味。
金兴伟老师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识出发,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串,让学生感受到“转化”这一策略的价值以及如何应用“转化”的策略。金老师首先精心设计了“司马光砸缸”这一情境,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转化”的策略和价值;其次通过唤醒学生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引入转化策略的学习,在小组合作中完成对“转化”策略的探究,体会转化策略的广泛应用;最后,引导学生应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蒋璐老师在新授过程中巧妙地应用多媒体课件,旋转、平移、割补、画图等操作不但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视觉效果,更进一步地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在应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蒋老师通过设计有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在运用转化策略的同时,又感受到转化策略的价值。
二、研究在线:评课议课
课后两位老师进行了简单的说课和反思,工作室成员们畅所欲言,结合工作室研究主题畅谈自己的收获和思考。
三、引领在线:名师指导
最后,工作室导师王佳栋校长对两节课进行了深刻的点评,肯定优点,指出改进意见。他指出:同课异构应该做到求大同存小异。同的是内容的定位和认识,异的是课堂不同的呈现方式。今天两位老师的提问时机都把握得很精准,都问在了关键处、问在了难点处、问在了迁移处、问在了本质处;而语言类的理答需要做到更精准和精简,不重复学生的回答,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让自己的语言更丰富、更灵动。
本次“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为工作室成员搭建了一个畅谈教学思想、交流教学设计、展示教学风格的平台,引发老师们的智慧碰撞,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工作室成员能够携手共进,打造高效课堂!
文稿:金兴伟 拍摄:金兴伟 审核:金兴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