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课题网站!
栏目列表
理论学习——《小学低年级需要具备哪些方面数学阅读能力》
发布时间:2018-11-19   点击:1   来源:原创   作者:何燕萍

学习者

何燕萍

学习日期

2018.11.19

学习内容

小学低年级需要具备哪些方面数学阅读能力

主要理论观点

(一)语言文字的阅读能力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语言文字的阅读很重要,往往通过一个重点词学生就能很快领悟解题思路或方法。


(二)数学符号的阅读能力

数学符号比数字的出现晚,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符号的发展也相当迅速,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也是很广泛的。如手机、计算器、计算机等,人们对数字符号越来越依赖。


(三)图式的阅读能力

数学图示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可视化的表达工具。数学图示为低年级学生的成长提供了语言与思维的强有力的支架。读懂图示,有助于学生提高分析信息的能力。

 (四)数学表格的阅读能力

在统计和一些数学问题中有的是用表格形式表达出来的,通过表格,了解其中相关情境,搞清楚相关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就要求学生还要有读懂表格的能力。

 

(五)数学公式的阅读能力

低年级在数学公式方面出现得少,但有些关系我们可以让学生记住的。只因为数学公式在我们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很重要。

 

 

 

 

 

 

 

学习心得体会

 

数学学科的逻辑性非常的强,学生在分析题意时会有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1、理解重点的词句,掌握概念的内涵。

比如: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就应该让学生理解“相同的加数”以及“相同加数的个数”,学生只有理解了才能根据题意列出乘法算式。起初,要出示相同数的连加,让学生改为乘法算式,然后让学生根据乘法的概念做“图题”,做“文字题”。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重视学生对概念的阅读理解,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

2、让学生在比较中掌握计算方法

应用题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极相似的题目同时出现,如:(1)同学们分成两组进行植树,每组植8棵,同学们植树多少棵?(2)同学们分成两组进行植树,一组植树7棵,另一组植树9棵,同学们共植树多少棵?

这类题目看似相同,实际上在题意和解答方法上是有很大区别的。教学时,可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比较,再比较阅读,理解题目的意思,分析出各题的解答方法,从而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3、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恰当的阅读时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我们以前都是把阅读的时间放在最后,让学生大概的了解公式、概念的含义。学生此时也是走马观花,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已,根本起不到一定的效果。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根据自己讲授的教学内容选择好合适的阅读时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真正的理解本节课所讲授重点内容。

4、阅读大量的课外数学读物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小学生数学报、数学家的小故事、数学中的知识窗、数学竞赛题等等作为学生开阔数学视野,发展数学思维的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阅读内容,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学生较快地提高阅读能力。

总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非常重视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阅读能力,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街道朱明桥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