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课题网站!
栏目列表
课题研讨课记录表——杨倩
发布时间:2018-11-09   点击:1   来源:原创   作者:杨倩

课题研讨课记录表


年级、班级

四(3)

听课时间

11.7


执教者

杨倩

性别

教龄

3

职务、职称

中小学二级


    科目

数学

章节、课时

平均数


   

得分

教学

目标

符合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本要求,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多元化。(10分)

9

教学

内容

教学

策略

方法

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突出重点,难易适度,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10分)

10

围绕目标创设灵活的、有助于学生学习情境、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开放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习兴趣。(10分)

8

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指导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实效性。(10分)

10

学生认真参与学习、评价活动,积极思维,敢于表达和质疑。(10分)

10

根据教学实际选用恰当的教法,为学生的学习设计并提供合理的学习资源。(10分)

10

教学效果

学生获得的基础知识扎实,在学会学习和解决问题方面形成一些基本策略和能力(10分)

10

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相应的发展。 (8分)

8

教师

素养

正确把握学科的知识、思想和方法,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8分)

8

有较为丰富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有教改创新精神,有独特良好的教学风格。(5分)

5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设计应用适时适度,操作规范熟练。(5分)

5

语言准确、有感染力,板书工整、合理(4分)

4


                                                         总分

97


 

 

 

 

 

 

 

 

 

 

 

 

 

 

 

 

 

 

 

 

 

 

 

 

 

此次活动由四年级组杨倩老师执教《平均数》一课。本节课是在学生了解平均分与认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结合对统计数据的分析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的。这一知识既是前面所学统计知识的继续,又为以后学习较复杂的求平均数问题及统计图表做准备。这堂课杨老师以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投篮比赛为情景,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构思巧妙,层层递进,从几个相同的数的平均数到几个不同的数的平均数,从三个数的平均数到四个数的平均数,揭示了什么叫做平均数,让学生了解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并且平均数始终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教师将课堂交于学生,引导学生在探索与讨论中发现平均数的特征,有助于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关于平均数的概念。整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内容丰富,数学的生活味,教学效果好。


记录人        樊晓霞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街道朱明桥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